再論翡翠

翡翠收藏術語
行有行規,收藏市場也不例外,有些收藏術語在外行人眼裡真有些懵。在此列出一些也許對初涉收藏領域的有些益處。


內行人稱收藏為玩,初次見面問「你玩什麼」,意思是收藏什麼。

繃價
在市場上堅持要高價,從字面上即可理解;一般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想賣個好價錢,二是也可能是想嚇走顧客。

新貨
不管什麼藏品,總有好賴,甚至有贗品。這時候,內行人會說「這個東西有點新」,給攤主留點面子。

俏貨
物美價廉的藏品,購買俏貨須憑自己的眼力。

品相就真品而言,品相越好,價格相對就高。

蟲兒通俗地說,就是壓箱子底的藏品,能夠讓觀者眼睛一亮的東西,甚至一屋子藏品也抵不過這一件。

走眼(打眼)收藏愛好者用較高的價錢買了不值此價的藏品,或買了贗品。

掌眼初涉收藏領域,不知如何入門,拜個師傅多多指教,師傅便為你「掌眼」。

走寶
針對賣主而言,一件好東西很便宜地出手了;此時,收藏愛好者便是「揀漏」了。

搬磚頭不花本錢搬弄別人的物品,依仗自己信息靈通渠道廣泛做生意,類似於上海話「掮客」。

辨別翡翠基本知識

有色無種行家稱翡翠的透明度為種,種好就是透明度高的意思。有的翡翠顏色雖然夠鮮艷好看,但透明度差,這種翡翠就被稱為有色無種,價值就不會很高了。

因為透明度差,當光線射在它表面時不能透入,只能從表面反射出來,它的綠色也不能透過光線放出來,使人感到這翡翠的顏色很死板,好的翡翠必須是色種兼優。

福祿壽
翡翠的顏色是多姿多彩的,特別的一點是幾種顏色可能會同時存在在一塊翡翠上面,假使同一塊翡翠上面有著綠色、紅色、紫色時,這塊翡翠被認為是十分吉祥的象徵;它代表著福祿壽,三喜。尤其是三種顏色能均勻分佈在手鐲上時更為難得,假如它更是有種有色的話,那就價值不菲了。

水頭
水頭是行家話,這是指翡翠的透明度,透明度高的,行家稱為水頭長,反過來,透明度差的,稱為水頭短。在觀察翡翠水頭的時候必須十分仔細,因為透明度與翡翠本身的厚薄有關,要特別小心有些翡翠成品中間是經過挖空的,因為挖空部份翡翠薄了,透光性能就好多了。看起來似乎水頭長多了。相對來講透明度越高的翡翠質是越好,價錢當然要越貴了。玻璃種,種質通透,也就是說水頭很足。

地子講到翡翠種質時,往往要提到翡翠地子的種類。地子又叫底子,簡稱「地」或「底」,指的是翡翠除去綠色部份的基礎部份,都稱為地子,也就是底色的意思,常見的地子有以下幾種。

玻璃地完全透明,玻璃光澤。翡翠的透明度與寶石不同。好的玻璃地鐲子看上去透明如水晶,無雜質。極品為冰地。

水地透明如水,玻璃光澤。與玻璃地相似,有少量的雜質。

蛋青地質地如同雞蛋青,玻璃光澤。半透明,但比較純正,無雜質。

鼻涕地質地如同青鼻涕,玻璃光澤。半透明,但比較純正,少量雜質。

青水地質地透明,但泛青綠色是帶青綠色的水地品種,因色干擾,不如水地品種。

灰水地質地半透明,但泛灰色。因有灰色,質量又比青水地又差。

紫水地質地半透明,但泛紫色調。與紫羅蘭不同的是強調透明,實際上是半透明的紫羅蘭。

渾水地質地半透明,像渾水。透明度差的水地。

細白地半透明,細膩色白。如果光澤好,也是好的玉雕原料。

白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白色。不細膩的細白地。

灰沙地半透明,有沙性,灰色。不細膩的灰色白沙地。

豆青地半透明,豆青色地子。實際上是豆青色地半透明品種。

紫花地半透明,有不均勻的紫花。為顏色不均勻的紫羅蘭。

青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有青色石花。質地不均勻,只適合做玉雕。

白花地半透明至不透明,質糙亦有石花。

瓷地半透明至不透明,白色。

干白地不透明,白色。

糙白地不透明,粗糙,白色。

糙灰地不透明,粗糙,灰色。

狗屎地褐色,黑褐色。

翡翠鑒定知識

翡翠又稱緬甸玉,由於其硬度高、光潔明亮,顏色既鮮亮又平和,故有很高的保值和收藏價值,被稱為「玉中之王」。被很多愛玉、佩玉的人所喜愛。日本、新西蘭還把翡翠做為本國的「國石」。由於翡翠玉產在緊鄰中國的緬甸,且大部分成品在中國加工的特殊地緣關係,加之中國人對翡翠玉的特別偏愛,西方國家也普遍認為翡翠是中國的「國玉」。

一、認識緬甸翡翠玉的顏色

緬甸翡翠玉的顏色因地域的習俗的不同,其細分方法稍有區別,在玉石王國的緬甸,把翡翠分為三大類12個等級。國內珠寶界則根據其翠色的不同,把它細分到30餘種等級。總論緬甸玉的顏色基調,大致可分為以下六種:

1、白色,基本上不含其它雜質元素。
2、紅色,含化學元素鐵(Fe3+)(俗稱為翡)。
3、綠色,含2%以上的鉻(Cr)(俗稱為翠)。
4、黑色,含2%以上的鉻(Cr)及鐵(Fe2+)。
5、黃色,含元素鉭。
6、紫色,含元素鉻(Cr)鐵(Fe)鈷(Co)。

綠色翡翠除其色澤艷麗、十分耐用之外,它不分身份、地位、年齡、性別均可佩戴。因而十分符合中國人含蓄、平和、溫雅、親切的性格。社會需求量日益攀升。價格也成倍、甚至百倍地增長。目前,國際市場上一隻滿綠的翠色手鐲,價格已高達1000多萬元。即使是翠色稍次些的緬玉飾品,只要是真A貨,水頭足、工藝清湛、色彩協調,也價格不菲。

二、翡翠的分級及簡單鑒定方法

不管是從開採量或礦藏量來講,好的翡翠都很有限,因此,一些投機者和唯利是圖的商人便「乘稀」而入。大量造假、販假,從中牟利。即使在翡翠王國的緬甸,假貨也府拾皆是。假石頭、假飾品隨處可見。

目前市場上流行經營的緬玉種類,按真假等級劃分,主要有以下四類:

A類貨既是天然質地,也是天然色澤。選購與鑒別應從以下三點著眼。

(1)謹慎判斷、斟酌行事。由於礦藏和開採量的關係及人們需求量較大的特定條件,目前市場上很好的翡翠較少。特別是顏色翠綠,地子透亮的品種則少之又少。

(2)一般如秧苗綠、波菜綠、翡色或紫羅蘭飄花的品種當為常見。

(3)燈光下肉眼觀察,質地細膩、顏色柔和、石紋明顯;輕微撞擊,聲音清脆悅耳;手掂有沉重感,明顯區別於其餘石質。

B類貨
將有黑斑俗稱「髒」的翡翠,用強酸浸泡、腐蝕,去掉「髒」「棉」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或替代填充物灌入用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結裂隙的作用。

(1)B貨初顏色不錯,仔細觀察,顏色發吊發邪,燈下觀察,色彩透明度減弱。

(2)B貨在二年內逐漸失去光澤,滿身裂紋,變得很醜。這是由強酸對其原有品質的破壞引起的。

(3)密度下降、重量減輕。輕微撞擊,聲音發悶,失去了A貨的清脆聲。

C類貨完全人工注色。

(1)第一眼觀察,顏色就不正,發邪。

(2)燈下細看,顏色不是自然地存在於硬玉晶體的內部,而是充填在礦物的裂隙中,呈現網狀分佈,沒有色根。

(3)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綠色變紅或無色。

(4)用強力褪字靈擦洗,表面顏色能夠去掉或變為褐色。

D類貨冒充翡翠飾品的D貨主要有以下兩大類。

(1)玉石類
即其它玉質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國翠玉和馬來西亞翠玉、南陽獨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綠玉及東陵石等。上述翠玉與緬甸翡翠的區別: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重量輕),光澤較弱。

(2)綠色玻璃及綠色塑料

這些替代品大部分顏色發呆難看,光澤很弱。相對密度很輕,硬度低(用釘子可以刻動),無涼感。

三、翡翠的緻密性分級

翡翠的緻密性也是判斷翡翠質量的重要依據。翡翠的結構是越細越好。有關人士對翡翠結構的粗細程度分級如下。

緻密級

肉眼和放大鏡都很難觀察到硬玉顆粒。玉質細膩,透明度高。可說是翡翠中的極品。

細密級

放大鏡下能看見硬玉顆粒。較透明到半透明。顆粒的直徑應該小於1mm。

中粒級

可以很容易地看的硬玉顆粒。直徑一般在1——3mm左右。由於結構粗糙因此大大影響了透明度。所以這個級別翡翠的透明度是半透明至微透明。

粗粒級

非常容易看到硬玉顆粒。且顆粒直接一般大於3mm。微透明到不透明。玉質非常粗糙。

四、翡翠選購的一般評判原則

上等品質的硬玉稱其為翡翠,色、透、勻、形、敲是一般人觀賞或評價玉石的方法,並將玉石分為:玻璃種、深色老坑、老坑、金絲、油清、豆青、花青、瓜青等。其中以玻璃種的翡翠為上品,而「水分」特高、透明度佳的又叫作「冰種」,可說是「玻璃種」中的珍品。大部份購買玉鐲的消費者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商家會當你的面敲玉鐲,聽聽看其聲音是否清脆不含濁,而以清脆悠揚有回音者為佳。這樣做即是欲證明玉石的結晶緊密質地好且無裂紋。

1.愈嬌綠的愈具價值。

2.透明度:硬玉內部結晶組織緊密的質地較好,透明度也跟著高,我們所說的「玻璃種」就是這種透明度高的硬玉,如因玉石本身含鉻豐富則形成了冰種翡翠,價值不菲且難求。


3.色勻:除了顏色嬌綠,透明度高之外,還必須色調均勻才是上品。

4.瑕疵:要注意有無裂紋、斑點等,這些瑕疵都會影響硬玉的品質。

5.形狀:大多數的翡翠戒面是橢圓蛋面形的,至於其它的形狀則有多種,形狀的好壞與美麗對玉石的價格也是有影響的。

6.雕工或磨工:雕件的佩飾其工夫的好壞與象徵的意義都對價格有影響。

7.大小、厚度:相同品質的玉石當然是以大而厚的價格較高。

8.光澤:除了上述條件外,光澤還要鮮明,不可陰暗。

上述方法,僅是筆者的一點經驗和體會,真正要確切地鑒定還要借助於科技和先進的技術。如高倍放大大鏡觀察、測量密度和熱導係數、紅外光譜拉曼測驗等。

挑選與估價原則

色、透、勻、形、敲是一般人觀賞或評價玉石的方法,並將玉石分為:玻璃種、深色老坑、老坑、金絲、油清、豆青、花青、瓜青等。其中以玻璃種的翡翠為上品,而「水分」特高、透明度佳的又叫作「冰種」,可說是「玻璃種」中的珍品。大部份購買玉鐲的消費者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商家會當你的面敲玉鐲,聽聽看其聲音是否清脆不含濁,而以清脆悠揚有回音者為佳。這樣做即是欲證明玉石的結晶緊密質地好且無裂紋。

1.愈嬌綠的愈具價值。

2.透明度:硬玉內部結晶組織緊密的質地較好,透明度也跟著高,我們所說的「玻璃種」就是這種透明度高的硬玉,如因玉石本身含鉻豐富則形成了冰種翡翠,價值不菲。

3.色勻:除了顏色嬌綠,透明度高之外,還必須色調均勻才是上品。

4.瑕疵:要注意有無裂紋、斑點等,這些瑕疵都會影響硬玉的品質。

5.形狀:大多數的翡翠戒面是橢圓蛋面形的,至於其它的形狀則有多種,形狀的好壞與美麗對玉石的價格也是有影響的。

6.雕工或磨工:雕件的佩飾其工夫的好壞與象徵的意義都對價格有影響。

7.大小、厚度:相同品質的玉石當然是以大而厚的價格較高。

8.光澤:除了上述條件外,光澤還要鮮明,不可陰暗。

翡翠玉石原料加工成玉器成品工序

1.原料處理
包括選料和開料。翡翠玉料一般都很貴重,必須量料取材,充分利用,做到「基本無廢料」的地步。

2.設計工藝
一件完美的玉器,應是材質美和造型美的巧妙結合。有些玉料必須重點突出其顏色美,如在設計製作一件彌勒佛,應盡量將翠綠安排在其肚部而不宜安排在頭部;而若要將一件有翡紅(紅皮)的玉料加工一隻鵝,就必須將翡紅安排在鵝頭上;又如將翡翠玉料上看來是髒的黑塊雕成濟公的黑扇,則不必將黑挖去,反而會使玉器價值更高。

3.琢磨工藝
一般有下列步驟:


用金剛石輪鍘去墨線以外無用的部分。

用金剛石輪根鋸凸凹深度進一步鏨去無用部分。

用直徑3—4厘米的小圓砣(或金剛石輪),將高低不平的部分沖成玉器粗坯。


用大小不同的磨砣磨出大樣。如磨出人尖、手和飄帶等。


用軋砣加細。如開臉、開眉、軋出嘴、鼻、耳等。


用勾砣勾出更細微的花紋。如勾出龍鱗、鳳毛和人物的頭髮等。

4.拋光裝潢工藝:

玉器拋光

一般有兩種方式,對光身玉器(如玉鐲、玉扣、雞心、吊膽和戒面)多用手工拋光;對觀音、彌勒佛和各種花件等,則下浸機拋光。浸機拋光所需時間長,大約經過一星期左右才能完成,但一次能拋光一大批。

玉器裝潢
裝潢的目的有二,一是美化產品;二是保護產品。裝潢的形式有座和匣兩種,座是提高玉器身份的主要裝潢;匣是放置玉器的包裝品。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民間有很多神奇的傳說;地質學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個謎,曾有人認為翡翠與鑽石一樣,都是在地殼深部幾千度高溫,高壓條件下結晶形成的。

其實不然;美國不少地球物理學家在實驗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實驗,再結合世界各地發現翡翠礦床的實際情況,他們認為,翡翠並不是在高溫情況下形成的,而是在中─低溫條件下在極高壓力下變質成因的。

日本東北大學砂川一郎教授在《話說寶石》(1983年出版)一書中,更具體指出翡翠是在一萬個大氣壓和比較低的溫度(200-300'C)下形成的。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也越大;但翡翠既是在低溫高壓條件下結晶形成,當然不可能處於較深部份,那麼高壓究竟從何而來呢?

這高壓是由於地殼運動引起的擠壓力所形成的,現已獲得證實,凡是有翡翠礦床分佈的區域,均是地殼運動較強烈的地帶。還有另外一個因素是:凡發現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鈉長石的火成岩侵入體(中~基性岩)。鈉長石的化學成份為NaAlSi3O8,所以可以推測翡翠是在中~低溫、高壓條件下由含鈉長石的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

翡翠與身心健康

自古以來,翡翠就是人們喜愛的珍貴飾物,在中國尤為如此。早在清代,國內外公認翡翠為中國的國石,有「黃帝玉」和「玉中之王」的美譽。翡翠以艷麗、稀有、高值與鑽石、珍珠、寶石統被視為華貴的象徵。

通常,翠鑽珍寶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內涵和意義,這也正是它們各自的性格。例如,白色(鑽石、珍珠、水晶)表示純潔、神聖和高雅;藍色(海藍寶、松石、青金石)表示秀麗、寧靜和清新;黃色(托帕石、碧璽、黃晶)表示溫和、光明和快樂。

而翡翠,翡為紅色,表示熱情、健壯和希望;翠為綠色,表示和平、青春和朝氣。正是因翡翠的色彩性格象徵著活力、富貴和益壽,集中了中華民族性格特色,所以它尤其受到炎黃子孫的厚愛。

眾所周知,翠鑽珠寶的用途是作為各種款式的首飾和工藝精品。此外,在工業和醫療上還有很多功能;金剛石(未經琢磨的「鑽石」原石,摩氏硬度10,絕對硬度10000Kg/mm2,比重3.25)、水晶(化學成分SiO2,摩氏硬度7,比重2.65)、紅寶石(化學成分AI2O3,摩氏硬度9,比重3.99)、橄纜石(化學成分〔MgFe〕2SiO4,摩氏硬度6.5—7,比重3.5)等可用於電子、鑽探、激光、軸承、冶金方面。

其中,金剛石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質,具有折光率大、色散性強等特點,故約80%原石供工業上應用。水晶的工業用途也頗廣,可研磨眼鏡片,能製造電子儀器的重要部件,如晶體振蕩器中的水晶晶片;又由於它的硬度不易劃磨並能穿透紫外線,也是光學工業的重要原料。再如聞名於世的八寶印泥,其中八種珍貴原料含有紅寶石、珊瑚、水晶與珍珠。

至於在醫療領域內的應用,珍珠、琥珀、珊瑚等的療效早在祖國醫學的經典中載明:珍珠能「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療毒」;琥珀能「散瘀通淋鎮驚」;珊瑚能「定驚癇,明目翳」。現今有成藥「珠貝定喘丸」以及醫用美容品珍珠霜和琥珀等做的保健飲食等等。 

自古民間傳說佩戴某些珠寶如珊瑚掛串有「鎮驚防邪」、「驅災避險」、「催生助產」等神奇護身的功力,雖說有迷信色彩,但至今亦無實證性考查,尚難給予科學鑒定。目前,有關學者從健康學的角度對翡翠進行了初步觀察,認為它對健康(攝生健康、養性健康、防疾治病)有著一定的聯繫。

翡翠屬輝石族稀有鈉鋁輝石,其主要化學成分NaAI〔Si2O6〕。依據健美學基本原理,物質世界中的化學元素對人體內外環境產生積極和消極雙重影響;其中有的能夠促進健康,有的則可以損害健康。O與H2O為生命之根本,是維持生命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As、HCN、CO可使人受砷、氰中毒或煤氣中毒而死亡,嚴重威脅健康。綜覽翡翠內含成分,經初步分析,無損害軀體的化合物,其中有些成分還為維持正常機能所必需。 

中國古代以佩戴翠玉驅災避險為護身符,從心理健康看,可以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對養生益壽的祈求。此民間傳統延續至今,在中國南方,尤以粵、閩、台、港等地區較為普遍。 

翡翠中的化學成分對人體能起補償作用,有利於增強免疫力,提高新陳代謝功能,從而改善身心健康,起預防與強健作用。其機理同盛行的磁療片、保健手錶、健身球等類相似。觀察表明,胸前佩掛翠墜(不用金銀嵌鑲)的效果更佳,經追蹤顯示,若將翠墜置於胸前經穴,貼近「龍頷」、「神府」奇穴,使體表反應點和循經感傳的導應現象產生尤為理想。

因為穴位是軀體臟腑、經絡之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它兼備防疾與治療作用。「龍頷」與「神府」在針灸學中是防治胸悶、心痛、胃病(胃寒、嘔逆、痙攣、潰瘍痛症等)的主穴。同理,若翠鐲緊貼「內關」、「神門」、「通裡」、「高骨」等穴位,對寧心安神、舒筋活絡起作用;翠圈馬鐙環於中指「中魁」、「端正」、「中平」等穴位有助於健全消化系統、防治疳積、噎隔反胃、嘔逆等。 

有必要指出的是,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翡翠的偽造品出售。這些偽冒仿造物隨著現代工藝的改進,往往以假亂真,魚目混珠,需仔細識別。凡未經成分分析的偽品都不宜帖身佩飾,以防有毒元素損害身心健康。

中國獨有的梅花玉

中國有一種獨特的玉石,因其遍佈酷似梅花的花紋,被稱為梅花玉。

梅花玉主要產於河南汝陽關帝溝一帶。傳說:漢光武帝劉秀被王莽大軍窮追,劉秀一行跑到河南汝陽,精疲力盡,在此地暫作休息,手下一兵在牽馬飲水時發現了這種玉石,劉秀一看果然不錯,大為讚賞,稱為「國寶」。後來令巧工雕琢成酒具、茶具、玉飾等,列為東漢宮廷御用物品,民間禁用。

由於民間禁用,又因開採不便,加之玉質堅硬,極難加工,因此,梅花玉器於民間極為罕見,史籍上記載的也微乎其微。80年代末,地質工作者才找到梅花玉的蹤跡,使傳說的美玉重見天日。

現在,梅花玉已成為重要的工藝品原料,可以雕琢成玉鐲、戒指、硯台、酒縣、茶具、玉飾等等。梅花玉墨黑的底色,能呈現出黑紅綠三種光澤。玉質細膩,光澤照人,玉上分佈有瑪瑙紅、孔雀藍、水晶白、檸檬黃、竹葉青、翡翠綠、羅蘭紫等色彩組成的天然花紋,酷似朵朵梅花,以黑色為最佳。

在地質學上,梅花玉是岩石的一種,不透明,無解理易於切磨加工。通過化學分析,發現梅花玉含有銅、鋅、硒、鍺、鐵等諸多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以與麥飯石相媲美。

梅花玉含有的微量元素,通過人們對玉器的使用、把玩,被人體吸收後,可以促進肌體的新陳代謝,具有健身延年益壽的神奇功效,如梅花玉器有冬暖夏涼的解毒祛火之功效,盛肉菜三日不變味,隔夜不變餿,素稱梅花玉餐具為「天然冰箱」。
現在,梅花玉製品是國內外人們追求的寶貝,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觀賞價值和藝術收藏價值。

獨具特色的梅嶺玉

1984年江蘇地質礦產調查研究所的科技人員,在溧陽南部小梅花嶺地區發現一種速燒節能的陶瓷原料—透閃石巖。後經過對此研究,透閃石巖的特徵和化學成分與己知軟玉接近。後經鑒定確定是軟玉無疑。

1991年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對透明度較好的軟玉進行電子探針測試後,發現有含鈉高的透閃石。此外軟玉產於江蘇溧陽小梅嶺地區,軟玉中除了鈣鎂透閃石外,還有鈉透閃石,這一特徵與「和田玉」等不同,依其產地將它命名為「梅嶺玉」。

梅嶺玉呈白、灰白、青、淺綠等色調。質地細膩密緻,塊狀,具有一定透明度。摩氏硬度(H)為5.5—6;平均密度為2.98g/cm3」。礦石由直徑為0.01毫米或更細小的顆粒集合體組成。經研究,梅嶺玉的組成礦物肉眼是看不清楚的,只能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清楚礦物顆粒。礦物的顆粒越細,透明度越好,質量愈佳。

白色、灰白色梅嶺玉化學分析(%):SiO2=57.68-57.90、Fe2O3=0.58、TiO=0.04、MgO=24.72-24.94、CaO=12.29-12.57、CO2=0.22-0.47(屬鈣鎂透閃石)。青色、淺綠色梅嶺玉經電子探針定時分結果(%):MgO=25.20、AI2O3=1.27、Na2O=4.26-6.47、SiO=54.05、K2O=0.34、CaO=12.27、FeO=0.32、Cr2O3=0.01、MnO=0.04(經計算後屬鈉透閃石)。

梅嶺玉經過切塊、拋光後,玉石質地細膩,光澤柔和,具有一定透明度,厚達一厘米左右仍透亮。有的梅嶺玉具有花紋、含有透輝石、硅灰石等礦物、切塊拋光後花紋組成不同的圖案,別具情趣。

翡翠之城雲南騰沖

中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有個與緬甸毗鄰的騰沖縣,縣城雖然不大,但這裡自古玉業興旺,千餘年來跟「玉石之王」翡翠結下了不解之緣,人們把它稱之為「翡翠城」,就在這裡傳出了許多關於翡翠的趣聞,就在清末民初也是車水馬龍,有玉出騰沖之說。

一、翡翠的傳說

翡翠的名稱源於翡翠鳥,雄鳥羽毛紅艷,叫翡鳥;雌鳥的羽毛鮮綠,叫翠鳥。翡翠的顏色極像這兩種鳥的羽毛,因而得名。翡翠屬硬玉,化學成份主要為鈉鋁硅酸鹽。翡翠是玉石家族中的一員,特別好的翡翠其價值可以與鑽石媲美。

翡翠的綠色,有的象茸茸的春草,有的象柔嫩的蔥心;有的綠艷而鮮,均勻如染;有的綠色深艷,似祖母綠寶石,是製作名貴玉器、玉飾的上佳原材料。據史料記載,慈禧陵墓中曾有翡翠西瓜兩個,西瓜皮是綠色的「翠」,瓜瓤是紅色的「翡」,其中還有幾粒黑色的瓜子。西瓜是巧妙地利用一整塊翡翠的天然色彩雕琢而成,當時價值5OO萬兩白銀。可惜此瓜被軍閥孫殿英盜走,後賣給了費城博物館,可見其珍貴。

二、玉石之路

從漢代開始,騰沖便成為中國與緬甸進行貿易交往的重鎮。當時,從四川成都出發,經騰衝入緬甸密支那可直抵中西亞,形成了一條絲綢之路。這條西南絲綢之路比北方絲綢之路還早2OO-4OO年。

沿著這條路,馬幫、象隊絡繹不絕,販運大量的玉石毛料。密支那-騰沖-永昌,密支那-八莫-盈江-騰沖是兩條主要通道。從明代至抗日戰爭後期的近5OO年問緬甸開採的玉石料幾乎全部是從這兩條道運入騰沖。騰沖商號林立,從事玉石進口的業務,嚴然是一批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而這條絲綢之路,在這段時期還不如說它是「玉石之路」更為恰當。

三、翡翠傳入中國

翡翠從漢代就傳入了中國。據史籍記載,早在東漢永元9年(公元97年),雲南永昌(今保山)徼外蠻及撣國王雍「調譴重澤奉國珍寶」,這是緬甸玉石首次進入中國。撣國即今緬甸東北盂拱、孟密一帶,當時玉石是作為貢品,還不是作為一般的商品進行交易。這些珍奇的「綠色石頭」,使中國那些王公貴族視為異寶,競相佩戴裝飾,成為時尚,甚至以玉珮區分官階。

直到明代中葉,中國皇帝派太監駐永昌、騰沖專門採購珠寶玉器。明末熹宗天啟《滇志》載:「官給本錢,由民收寶石人於宮」。官私合作,使當時大量緬甸玉石進入中國。在清代,從緬甸進入騰沖的商品以玉石珠寶為主,棉花次之,大量玉石彙集騰沖後,一部分就地打磨加工,一部分向東經大理運達昆明加工,再遠銷內地和沿海。

到抗日戰爭前夕,騰沖被日軍佔領之前,這裡盛極一時,城內的小月城是玉石珠寶商人聚集之處,有上百家店舖,各色玉石、翡翠雕件琳琅滿目,被稱為"百寶街"。當時騰沖城門外的拴馬場上,過往行商騾馬留下的糞便每大有二、三尺深,可見當時騰沖已成為滇西南的大都會,並有「小上海」之稱。

四、中國人到緬甸采玉

由於玉器珠寶價值昂貴,刺激了緬甸玉石的開發,滇西南的老百姓蜂擁而至,紛紛前往緬甸采玉。從明、清年間到解放初期,滇西南大多數年份每年有數萬人上山。為此,美國人布爾賽在《東南亞的中國人》一書中這樣寫道:「中國大批開採玉石和寶石的技術工人到緬甸,使緬甸的玉石和寶石產量大增,緬甸古都『阿摩羅補羅』的中國古廟的石碑上,還刻有五千個中國玉石商人和采玉工人的名字」由此可見一斑。

五、綺羅玉和段家玉

玉石料產區地處緬西北,山陵林密,礦藏分散。能否挖到玉石,特別是大塊好料,一靠經驗,二靠運氣,偶然性很大。有的人做夢也想挖到好料發大財,卻偏偏弄得一無所獲,兩手空空;有的「無心插柳柳成蔭」,無意間得到珍寶,改變了一生的命運。由此,引出了許許多多令人咋舌驚歎、大悲大喜的故事。

保山縣施甸余某,14歲就被他爺爺帶到緬甸西北玉石場去挖玉石,18年來,老闆共分給他19塊玉石毛料做工錢,他決心結束這種非人生活,便將毛料運到騰衝去解剖,誰知解開頭一塊看,大失所望,石中根本沒見到玉;接著連解17塊,全都不值錢,他渾身一軟,癱倒在地。解玉師傅見他可憐,買下他最後的一塊,給了他一些路費和零用錢。但最後一塊玉解開後,竟是上等翠玉,那個解玉師傅頓成巨富,而余某只好一步一歎地返回玉石場,重操舊業去了。

更為離奇的是騰沖人官某,他從2O歲挖到7O歲,連一塊真正的玉石也未挖到過。一天,他坐在山頭遙望家鄉,不禁悲傷起來,大哭了一場,在下山前他撒了一泡尿,突然發現被尿液沖刷出一塊帶綠色的石頭,他仔細一看,竟是整塊的「淡水綠」大玉石。古稀之年,發了大財,衣錦還鄉,這可說是一大奇事。

六、玉石交易

做玉石生意,興衰沉浮,大起大落。有時一夜暴富,轉眼傾家蕩產,極不穩定。玉石的毛料叫璞玉,一眼看去,都是些大小不一的石頭,仔細觀察,有的可找出一點露在外面的綠色。有時看好一塊,花大價錢買了下來,剖開一看,僅在表面有點綠;有時花錢很少,買了一塊不起眼的,剖開一看,卻是上等好料。

騰沖流傳至今的「綺羅玉」、「段家玉」的故事,就富於十足的傳奇色彩。清嘉慶年間,綺羅鄉玉商尹文達,其祖上從玉石場馱回一塊毛料,通身深黑,其貌不揚,許多行家看後都認為是塊最差的料,祖上便將它當塊石頭鑲在馬廄裡,天長日久,這「石頭」被馬蹄蹬踏掉部分外皮。

一天,尹出行來牽馬時,恰好從瓦縫中射進的陽光照在石料上,反射出幾點美麗的綠光。於是,他便將石塊抱去解磨,才發現這是一塊上等的翡翠料。他用此料,製作了一隻宮燈,於賽會之夜掛在水映寺中,整個寺院都被宮燈映綠了,觀者無不稱奇,轟動一時。

尹攜燈到昆明獻給雲南巡撫,巡撫給了他一個「土千總」的官職。後來他又把做燈剩下來的碎片,加工成上百副耳片,帶在耳上,能把耳根映綠,這就是被稱之為「綺羅玉」的翡翠。

民國年間,綺羅鄉段家巷有個玉商段盛才,從玉石場買回一塊3OO多斤的大玉石毛料,其外表是白元砂,許多行家看後都直搖頭,沒有人肯出價。他洩了氣,便把這塊石料隨意丟在院子門口,來客在那兒拴馬,時間長了,被馬蹄蹬掉一塊皮,顯出晶瑩的小綠點,引起了段盛才的注意,於是拿去解磨,競是水色出眾的上等翠玉;做成手鐲,仔細看去,就像在清澈透明的水中,綠色的小草在隨波輕輕飄動,從此「段家玉」名揚中外。

翡翠玉石的外皮,一般呈上黃色、紅褐色、以至黑色,並有風化殘存形成的顏色和不同的花紋,毛料質地怎樣,是無法直接看出的。因此,要根據外皮的顏色、厚薄、精細、花紋的形態,推測毛料內部翡翠的顏色和地子,這就成了一門特殊的學問。
翡翠的質地俗稱「地子」或「水頭」。質量最佳的地子稱「玻璃地」。一般有「三分水」(大約6mm),就是上上等的高翠,但這要有經驗的人才能看出,可靠性也只能有幾成把握。

七、賭石在騰沖

談玉石毛料生意就是「賭石」。賭石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玉石沒有任何切口(行語叫「開窗」)的一塊礫石,只見外皮,絲毫看不到內部;另一種方式是在仔料上切開一個「窗口」,窗口有大有小,讓賭客通過「窗口"觀察,並推測仔料內部的質量。進行「賭石」交易方式,全憑經驗、眼力、膽識和運氣,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交易時,賣方亮出毛石,買方便開始研究顏色、紋理、硬度等等,然後開始侃價,周圍通常圍上一大幫看客,就像馬路上扎堆看熱鬧一樣,其中也不乏主人雇來的「托兒」。生意談成,立即付款交貨,有時,買主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眼光是否正確,可以當場把玉石剖開,這筆買賣是盈是虧便見分曉。

一塊黃褐色的礫石,標價成千上萬,一刀切開,或許是價值連城的上等料,或許是一錢不值的鵝卵石,分秒之間。輸贏自現。誘人的財富和機遇,冒險的慾望和衝動,刺激著眾多的玩石高手趨之若騖,在寶石界掀起一股賭石狂潮,引出了一場不用彈藥的戰爭。在邊境,有文盲卻沒有寶石盲,從黃毛小兒到耆耆長者,大家都刻苦攻讀深奧難懂的寶石學,以隨時參與應戰。

八、玉石加工

從石頭成為精美的玉器,毛料開採是第一步,還要經過運輸、買賣成交,再進行解磨。解磨加工要比開採複雜得多,工序很細,構思設計和加工藝水平的高低,決定著玉器的價值。玉石加工有句行話:「多磨少解」,說的是毛料外邊有一層砂包著,只有經過打磨,使玉石露出頭來,才可初步判斷其價值,如果裡面沒有玉,也就犯不著花很大的功夫去解剖了。

騰沖的玉石設計加工水平很高,清嘉慶年間,騰越知州伊裡布,得到一塊翡翠,有綠有紅,有黃有白,找到一位手藝高超的工匠加工。這位工匠在加工之前,白天不是上山打鳥,就是下河撈魚,他這樣做的目的是在大自然中尋找靈感。

之後,他根據玉料不同的色澤和位置,借紅斑雕成朱紅透亮的鳥嘴,翠色多處雕成翠綠欲滴的羽毛,黃色是腳爪,黃色下邊是白色,雕成爪下系一根雪白的鏈條。經過三年雕成一隻雄赳赳的鸚鵡,昂然屹立蟬綠色的架子上,構思獨特奇巧,工藝也十分超群,成為一時聞名佳作。

九、騰沖昔日輝煌

玉石毛料從緬甸產地開採出來,運出的第一站便是騰沖,因而騰沖不僅是玉石主要集散地,同時也是滇西南的玉石加工中心。據《華陽國志校志》中說:"賈人收石入關,狀如瓦礫,號曰荒石,騰越工人磨之以紫梗,砥之以寶砂,而寶光始出;工匠根據玉石的形態和不同色澤進行切割,因材施藝,雕刻成不同的玉器飾件。

19世紀3O年代,英國人美特福游騰沖時曾記敘了玉石加工的情景:「某長街為玉石行所開,玉石晝夜琢磨不輟,余等深夜過之,猶聞蹈輪轉床聲達於百頁窗外」。可見琢磨工作之繁忙。在歷史上,玉石加工業是騰沖主要的手工業,該行業對騰沖這個邊陲縣城的繁榮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據《騰沖縣志》載:「寶貨行者有十四家,解玉行有三十三家,玉肚眼匠二十七家,玉細花匠二十二家,玉片工匠三十一家,玉小貨匠三十七家」。那時,騰沖縣城有玉石工匠超過3OOO人,形成有幾條專業化的街道。此外,「散居於城郊的綺羅、谷家寨、馬場等鄉,尚有三、四十家,以車眼小匠為多」。

騰沖玉業,可見其興盛與繁榮。珠寶,從阿拉伯的「阿里巴巴」到「四十大盜」,寶石不僅僅是一種財富與權力的象徵,同時也是災難與死亡的代名詞,是釀成眾多悲劇的導火索,種種的巧取豪奪使光彩奪目的珠寶散發出濃濃的血腥味。

如今,玉器珠寶再不是王公貴族的專利品,而是平民大眾的裝飾物,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飾的不斷翻新,已由佩戴金銀飾品發展到珠寶首飾,由低檔寶玉石發展到購買中高檔寶玉石。騰沖這一「翡翠城」經過抗日戰爭兵變之後的蕭條,如今再度走向復興。與緬甸一江之隔的畹町、瑞麗的寶玉石貿易也迅速興起,分另"建立了珠寶市場和珠寶城,使滇西南珠寶業再現昔日的輝煌。

翡翠綜合說明

什麼是翡翠龍種?或神種?
龍種或神種是指翡翠的綠色完全溶化於「地內」,綠色均勻,「色地」配合協調。色調不濃不淡,不見色根。從翡翠的「地內」顯露出艷麗潤亮的華貴美,是翡翠最高質量的品種。

什麼是春帶彩?

春指紫紅色的翡翠。紫色翡翠也稱紫羅蘭。彩代表純正綠色。春代彩是指一塊翡翠上或一件翡翠首飾上有紫有綠。目前春帶彩的翡翠料已十分稀少。在1991~1992年出的高等級凱蘇原料上,見有紫、有綠、水好的原料,但半年就挖完了。好的春帶彩翡翠價值很高。

什麼是鐵龍生?

主要指以絡為致色元素的正綠、結構緻密、水頭差的一種翡翠,由富鉻硬玉礦物集合體組成。礦物主要為硬玉占95%以上,次為鉻、鎮、鈣、鐵等。使度、比重、折射率均與翡翠同,實為翡翠的一個品種。當它的比重、硬度及折射率與翡翠不同時,說明其內其它礦物含量增多,己不屬翡翠品種了。古時己用它來做薄的飾品,十分美麗。
什麼是翡翠的物理學三要素?

世界上所有的寶玉石,都有能說明其身份的數據,這些數據鎖定了它們的身份,這就是它們的物理學三要素。世界上所有貴重寶玉石很少有相同的物理學三要素。這就是硬度,比重〈密度〉及折射率。翡翠的硬度為6.5~7,比重(密度)為333,折射率為1.66。其次還有韌性,解理、斷口、顏色、色散、透明度、光澤、發光性等特徵加以區分。

什麼是五彩玉?

五彩玉就是在一塊翡翠原料上或在翡翠飾品上有四種以上顏色稱五彩玉。如綠、紫、藍、白等,在評價時,除其它條件外,主要看綠色的多少及水的好壞為主要條件。若綠佔大比例且水好,此五彩翡翠是非常值錢的。

什麼是磚頭料、花牌料、色料?

磚頭料是指一些透明度差、雜質多、有色有綠或無綠的翡翠原料,磚頭料通常以公斤只能做一般的旅遊工藝品的低檔原料。

花牌料是指一些點綠、花綠、有一定的水頭或無綠但水很好的中檔翡翠原料。色料是指高檔特高檔的翡翠原料。能做高檔戒面、手鐲等飾品。有大塊正綠的巨形翡翠原料也稱色料。磚頭料或花牌料、色料在賭切割的過程中會有變化,有時一塊不顯眼的磚頭料,切開後出現團塊狀飽綠,一塊色料看似很好,但切開後不能做高檔首飾,這也是常有的事。

翡翠的綠色會不會越長越大?

翠首飾上的綠一般來說不是活的,也不能戴的時間越長,綠越長越大,但在特殊情況下,綠會稍微擴大。翡翠也叫硬玉,是寶石玉的名稱,其礦物學名稱叫鈉輝石。在人工翡翠的研究中,證實純的鈉輝石是無色的,只有加入鉻的化學試劑後才能出現綠色。

所以,天然的翡翠帶不帶綠色,就看翡翠形成時內部有沒有「混入」鉻,並且「混入」的鉻越多,翡翠就越綠。但對於從礦山或河溪中獲得的翡翠加工成的戒面或其它首飾來說其內部含鉻的多少已經固定了。所以翡翠上的綠不可能是活的。

但是翡翠中鉻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產生化學反應,從而使鉻有少量的擴散作用,這就是人們覺得綠"長"的原因。產生綠"長"的翡翠主要有翡翠項鏈、翡翠手鐲和翡翠項牌等與皮膚緊密接觸的翡翠。

其原因是人體有一定的溫度,還容易出汗,汗水中有酸或鹼性成分,這些成分可以從翡翠的微裂隙中滲入內部,其中某些成分可能會與產生綠色的鉻離子產生化學反應或者把已經固結在翡翠中的鉻離子溶解而產生遷移,這樣就顯得綠色"長"大了。其實,翡翠中產生綠色的鉻的含量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微量鉻產生擴散或遷移而已。

如何欣賞玉器?

最容易入手的是玉的顏色和質地。兩個不二法則是:夠色的玉器搶眼,質地好,稱為有鋼味的矜貴。玉器的顏色有很多種,綠、白、紫、紅、黃、黑,各自有其美麗之處。最受歡迎的是綠和白,紫和紅也有不少人喜愛質地指通透度和純度。

玉器行內會有些專有的名詞,例如荳青、金絲、老坑、玻璃種等。很大部份都是描述不同的通透度和純度。很明顯,越通透就越靚,同時也越矜貴。玉質夠純表示有雜質,質地一致均勻,都是上佳的品質。夠通透的玉器不一定夠純,夠純的也未必夠通透,既通透又純的玉器是很罕有的。

切割師傅會按每件玉石的特點,做出別緻獨特的題材,同時又將玉器最美的一面展示出來,更現出玉器師傅的雕刻工藝。可以說,每件玉器都是精心的工藝品。決定玉器的大小厚薄,是切割玉器的大學問。玉件太厚太大時會不夠通透,但太薄時顏色就會淡。

玉器在地殼深處形成,受地殼變動和天然侵蝕而產生玉紋或石紋。有紋有裂是很自然的,不少玉原石都裂得很厲害呢。最重要是玉紋不太明顯。購買翡翠玉器隨了喜愛它的獨特顏色,種質和感覺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題材有深遠的寓意。玉珮、玉扣、如意、壽桃、六結、葫蘆等,各有它們的吉祥意義。玉厄、珠鍊、玉鞍戒指、玉圓戒指等更是名貴大方。

還有一點值得一提,能夠配對和配套的玉器非常難得。試想想要有一對或數件形狀、顏色、種質、純度、大小、厚薄相近是何等困難,何等罕有!欣賞玉器可以從以上不同角度著手,但購買玉器最重要是合眼緣。每件玉器都是獨一無二,要找兩件一模一樣的玉器比找一模一樣的鑽石困難不知多少倍。千金難買心頭好,此話雖然有點"土"氣,但卻是千真萬確。

選翡翠墜,看寓意
翡翠墜,行家也叫翡翠花件。古人稱其為玉珮,清代叫別子。《禮記》講「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在行走時,碰出左右不同的聲音,男人在腰上佩戴,女人在胸前佩戴。到了清代,人們時興戴香囊、荷包,常常在荷包、香囊上拴一個玉珮,別在腰帶上,因此,清代把玉珮叫成別子,並開始生產翡翠別子。

現在的故宮博物院裡,能看到當時宮廷收藏的極品翡翠別子。翡翠墜最講究吉祥寓意,雖然質樸單純,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卻是七千年玉文化的精髓。大概從唐代開始,以下很多的題材寓意就已經成型了。

翡翠墜的題材有很多,最受人喜愛的題材有「福豆」,以翡翠雕成豆角,據說寺廟中常以豆角為佳餚,和尚稱其為「佛豆」。「連年有餘」,雕荷葉(蓮)、鯉魚(余),有的還有童子騎在鯉魚上;有的是雕鯰魚,取其意「年年有魚」。翡翠辣椒,寓意紅紅火火。「福至心靈」,雕靈芝如意(靈),蝙蝠(福);「福壽」雕蝙蝠(福)、壽桃(壽);「福在眼前」雕蝙蝠(福)、金錢(前);「福壽」雕佛手;「福祿」雕葫蘆;「福祿壽」雕葫蘆(福祿)、小獸(壽)。「馬上封侯」雕一馬(馬)一猴(侯);「雙歡」雕兩隻首尾相連的獾(歡);「獼猴獻壽」雕壽桃、小猴。「子孫萬代」雕葫蘆、花葉、蔓枝,取葫蘆內多籽,蔓與萬諧音之意。「節節高」雕翠竹;「歲寒三友」雕松、竹、梅。

翡翠雕觀音、佛,常聽到有「男戴觀音女戴佛」的說法,其實不全是這樣,南方很多地方男戴佛女戴觀音,並沒有什麼局限。


佩戴翡翠的禁忌

佩帶和收藏翡翠的人士應該小心勿碰撞跌下翡翠件。有時表面看上似無損,但實際上經過碰撞,翡翠的內部結構已經受到損壞,而生暗紋。翡翠很忌諱油煙油膩。如果是保值的高擋貨,就不益佩帶著進廚房煮食。翡翠亦不適合接近高溫,更不可久曬。因為長期如此,容易產生物理變化而失去光澤,沒有那麼鮮亮。翡翠也不可接觸強酸溶液,那樣會破壞翡翠的結構和顏色。

玉的顏色

1.艷綠:綠色純、正、濃,但不帶黑色調。
2.藍綠:綠色中微帶藍色調,以寶石學觀點稱之為綠中微藍。正因其綠中微藍之色調使其看起充滿冷靜之神秘感,給人較"沈"的感覺。
3.翠綠:綠色鮮活,若生於玻璃地中,如綠水般搖晃欲滴,顏色較艷綠淺,為標準綠色之代表。
4.陽綠:綠色鮮陽,微帶黃色調,也因其那份黃味,故綠 色中帶有亮麗之生命感。
5.淡綠:綠色較淡,不夠鮮陽。
6.濁綠:顏色較淡綠色為深,但略帶混濁感。
7.暗綠:色彩雖濃但較暗,不鮮陽,唯仍不失綠色調。
8.黑綠:綠色濃至帶黑色調。
9.藍色:色彩偏微藍,微帶綠色調,寶石學稱之為藍中微綠。
10.灰色:顏色不藍、不綠、不黑,帶灰色調。
11.黃色:大多數的黃色來自內皮,黃色調搭配的質地常為冬瓜地以上之玉種。
12.紫色:與翡紅相對,生於霧者為翡紅,生於玉肉者多為樁(紫色)分為淡紫、紫色、艷紫、藍紫。
13.白色:此種顏色在硬玉中最常見,當它生於化地以上為無色,生於豆地以下則白色顯現。
14.翡紅:多出於內皮中,生於玉肉中者,多成絲狀分佈,亦有成片者,在裂縫中之紅色為鐵元素入侵結果。
15.黑色:無綠色調,呈墨黑色。
16.三彩:白地上有二色者叫"福祿壽",有三色者叫「福祿壽喜」。

八三玉

1983年在緬甸北部發現一種新類型的翡翠玉類,由於特殊的地質環境,物理、化學特性的差異,飾品的特殊觀感性,定名為八三玉。民間也有稱為「巴山玉」、「爬山玉」,也有的稱為「硬鈉玉」、「鈉長硬玉」,在「種」的分類上,也有將其列為「八三玉種」。

八三玉的岩石學名稱為「蝕變硬玉巖」。具半自形-他形粒狀變晶結構、纖維狀變晶結構,條帶構造、碎裂構造、裂斑構造、糜稜構造、角礫構造。硬玉礦物受擠壓、變形、波狀消光及硬玉的再結晶現象十分明顯。硬玉礦物結晶粒度一般在1mm以上,最大的實測達4mm,壓碎、糜稜化後的硬玉礦物結晶粒度一般在0.01mm以上。

八三玉的結構、構造、礦物特徵,綜合反映了蝕變硬玉巖是受到了強烈地質應力作用的結果,因此八三玉的顯微裂隙、微裂隙及晶粒間的晶間隙都十分發育,硬玉解理在變形過程中呈張性裂開也十分普遍。

八三玉料的原始透明度與晶粒大小,裂隙發育程度,蝕變等因素有關,晶粒大、裂隙少、蝕變弱則透,一般不透明-微透狀,優化處理過的八三玉呈半透明狀。

八三玉的顏色以乳白、灰白、淺綠為底色,底色中常嵌布著綠、暗綠、墨綠色雲朵狀、浸染狀、脈團塊色斑,猶如飄花。蝕變硬玉巖的礦物成分主要是硬玉,少量綠輝石、鹼性角閃石,次閃石為蝕變產物。通過大量的八三玉鐲檢測獲得的結論,八三玉應定位於由硬玉為主要(90%)礦物成分組成的翡翠範圍,由鈉長石組成的鈉長石玉不屬八三玉範疇。

八三玉由於內在結構的疏鬆,大部分需要優化處理,用聚合物充填方法使八三玉內部及外表達到完美,但八三玉也不能都認同為「B貨」概念。八三玉「B貨」是優化處理中聚合物充填的最佳範例,是使玉感達到最佳境地,是對玉石資源最有效的利用。

八三玉「B貨」的一出現就被初識玉的消費者接受,主要原因是八三玉「B貨」有很好的外表美,相適應的便宜價格,在邊貿地區(騰沖、瑞麗)玉鐲的批發價一般200-300元/只。

八三玉「B貨」玉鐲是主打產品,底色多呈乳濁白色、淺綠色,半透明狀,常有綠、暗綠色飄花,紫外下具藍白螢光,密度3.30g/cm3,具稻田乾裂結構,敲擊玉體音沉悶。為使八三玉「B貨」玉鐲質地、色澤能保持得長久一些,佩戴時應避免與熱水浸泡,太陽光的曝曬,經常用濕毛巾擦洗,吹乾後在絨布上拋光,切忌用有機溶劑(酒精、香蕉水)擦洗。

緬甸翡翠玉的顏色

緬甸翡翠玉的顏色因地域的習俗的不同,其細分方法稍有區別,在玉石王國的緬甸,把翡翠分為三大類12個等級。國內珠寶界則根據其翠色的不同,把它細分到30餘種等級。

總論緬甸玉的顏色基調,大致可分為以下六種:

1、白色
基本上不含其它雜質元素。

2、紅色
含化學元素鐵〈Fc3+〉〈俗稱為翡〉。

3、綠色
含2%以上的鉻〈Cr〉〈俗稱為翠〉。

4、黑色
含2%以上的鉻〈Cr〉及鐵〈Fe2+〉。

5、黃色
含元素鉭。

6、紫色
含元素鉻〈Cr〉鐵〈Fe〉鈷〈Co〉。

特別是緬甸玉中的綠色,除其色澤艷麗、十分耐品之外,它不分身份、地位、年齡、性別均可佩戴。因而十分符合中國人含蓄、平和、溫雅、親切的性格。社會需求量日益攀升。價格也成倍、甚至百倍地增長。目前,國際市場上一隻滿綠的翠色手鐲,價格已高達1000多萬元。即使是翠色稍次些的緬玉飾品,只要是真A貨,水頭足、工藝清湛、色彩協調,也價格不菲。

市場上的緬玉品及簡單鑒別

不管是從緬玉的礦藏量或開採量來講,好的翡翠都很有限,因此,一些投機者和唯利是圖的商人便「乘稀」而入。大量造假、販假,從中牟利。即使在翡翠王國的緬甸,假貨也府拾皆是。假石頭、假飾品隨處可見。目前市場上流行經營的緬玉種類,按真假等級劃分,主要有以下四類:

A類貨
既是天然質地,也是天然色澤。鑒別辦法從以下三點著眼。

(1)三思而行、斟酌行事
由於礦藏和開採量的關係及人們需求量較大的特定條件。目前市場上很好的緬玉較少。特別是顏色翠綠,地子透亮的品種則少之又少。
(2)一般如秧苗綠、波菜綠、翡色或紫羅蘭飄花的品種當為常見。
(3)燈光下肉眼觀察,質地細膩、顏色柔和、石紋明顯;輕微撞擊,聲音清脆悅耳;手掂有沉重感,明顯區別於其餘石質。

B類貨
將有黑斑俗稱「髒」的翡翠,用強酸浸泡、腐蝕,去掉「髒」「棉」增加透明度,再用高壓將環氧樹脂或替代育填物貫入用強酸腐蝕而產生的微裂隙中,起到充填、固結裂隙的作用。

(1)B貨初顏色不錯,仔細觀察,顏色發吊發邪,燈下觀察,色彩透明度減弱。
(2)B貨在二年內逐漸失去光澤,滿身裂紋,變得很醜。這是由強酸對其原有品質的破壞引起的。
(3)密度下降、重量減輕。輕微撞擊,聲音發悶,失去了A貨的清脆聲。

C類貨
完全人工注色。

(1)第一眼觀察,顏色就不正,發邪。
(2)燈下細看,顏色不是自然地存在於硬玉晶體的內部,而是充填在礦物的裂隙中,呈現網狀分佈,沒有色根。
(3)用查爾斯濾色鏡觀察,綠色變紅或無色。
(4)用強力褪字靈擦洗,表面顏色能夠去掉或變為褐色。

D類貨
冒充翡翠飾品的D貨主要有以下兩大類。

(1)玉石類
即其它玉質冒充翡翠。主要有泰國翠玉和馬來西亞翠玉、南陽獨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綠玉及東陵石等。上述翠玉與緬甸翡翠的區別:一是硬度低,二是密度小(重量輕),光澤較弱。

(2)綠色玻璃及綠色塑料
這些替代品大部分顏色發呆難看,光澤很弱。相對密度很輕,硬度低(用釘子可以刻動),無涼感。


翡翠雕琢工藝順序

1.選料根據玉料的質地、大小、色彩及形狀,憑豐富經驗判定如何進行加工。
2.設計在充分體現玉料優點的基礎上,盡可能摒棄明顯的缺點,最大程度地保留玉料的有效部分,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過程,它決定了玉料今後的藝術生命。
3.粗繪在設計成熟的基礎上,用筆墨在玉料上繪出初步的輪廓,將設計的雛形定型下來。
4.鋸割將玉料按粗繪的輪廓鋸割下來。
5.鍘將粗繪輪廓中不能鋸割的多餘部分,鍘除掉。
6.鏨按照設計的構思進行雕刻,讓玉料初步成形。
7.沖對玉料進行琢削,將那些稜稜角角磨掉。
8.軋對玉件的細微部分進行加工。
9.磨勾對玉件進行精加工,至此,一件翡翠作品已基本雕琢成形。
10.拋光對玉件進行最後的光潔度處理。

翡翠與翠玉的鑒別
眾所周知,翠玉有廣義與狹義之區分。據《地質辭典》中記載:「廣義地說,是綠色玉的統稱。狹義地說,翠玉專指翡翠」。

1、翡翠
顏色多種多樣;白、灰白、紫羅蘭、綠色、翠綠等色調,一般以綠色為主。透明度好,色調均勻的翠綠色翡翠最珍貴。經科技人員研究:翡翠主要由鈉鋁輝石的細粒集合體組成的岩石。有時還含有少量微量的透輝石、鈉長石等小礦物。翡翠化學成分主要為:(NaAlSiO32),礦物結構為粒狀、纖維狀,塊狀構造,礦物的顆粒度越小,其透明度越好。其密度一般為:3.33-3.34g/cm3之間。其摩氏硬度(H)為6.8-7。經人工優化處理後,其硬度(H)一般在6.5-6.8。這是鑒別A、B、C貨的重要方法之一。翡翠中礦物屬單斜晶系,不消光,折射率為1.65-1.67。主要產地是緬甸,日本、美國等國也有少量質差者,中國已發現翡翠(硬玉巖)的找礦線索。

2、祁連翠
一種綠色主要由石榴石礦物細小集合體組成的岩石。組成礦物化學成分主要是:CaMgAlSiO4。礦物為粗粒狀變晶結構、塊狀構造。密度為:3.2-3.5g/cm3。摩氏硬度(H)為:6.5-6.8。折射率為:1.69-1.70。顯微鏡下觀察:具強干涉色,二色性強。透明度較翡翠差。產地:青海省祁連縣。

3、烏蘭翠
綠色為主,由含鉻尖晶石矽卡巖組成,礦物以鈣鋁石榴石為主。也有人認為還包括有「美酒玉」。烏蘭翠為細晶結構,塊狀構造。密度較大,一般為:3.5g/cm3。摩氏硬度(H)7左右。折射率為1.76。石榴石為均質體。烏蘭翠透明度和光澤比翡翠差。產地:青海省烏蘭縣。

4、密翠(東陵翠
綠色主要由蝕變石英巖組成。主要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硅(SiO2)。隱晶或細晶纖維結構,塊狀構造。密度為1.53-1.61。其密度較小,通過密度測試後,很容易與翡翠區別。產地:河南密縣等地。

5、南陽翠
一種綠色的玉。主要是含鉻雲田、透輝石的蝕變斜長巖。主要由鈣鋁硅酸鹽礦物組成。細粒或隱晶結構,塊狀構造。其密度為:2.73-3.2g/cm3。摩氏硬度(H)6-6.5。折射率為:1.56-1.70。南陽翠玉度小,硬度低,透明度差與翡翠區別。產地:河南省南陽市獨山。

6、商維翠
是一種綠色含石英的雲田巖。深綠色,質地細膩,微透明。其主要化學成分(%):SiO2=49.45、Al2O3=24.11、K2O=10.62。其礦物呈細小粒狀、毛氈狀,隱晶結構,塊狀構造。摩氏硬度(H)為3.5-4。商維翠硬度低與翡翠容易區別。產地:陝西省南部。

7、洛翠
是一種綠色的孔雀石化蛇紋巖。質佳者呈翠綠色,質地細膩,微透明。摩氏硬度(H)為3.5-4。由於其硬度低,故較容易與翡翠相區別。產地:主要是陝西省洛南地區。

8、貴翠
是一種綠色的質地細膩的硅質岩。質佳者翠綠色,微透明,玻璃光澤,有翡翠感。其礦物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SiO2)密度為2.65g/cm3。摩氏硬度(H)為7,折射率為:1.53-1.61。由於其計劃調節較小,故測其密度後很容易與翡翠相區別。貴翠產地:貴州省晴隆。

9、金星翡翠
是一種綠色含銅的蝕變的硅質岩。金星由散狀細粒自然銅組成,分佈於黑黝簾石、硅孔雀石組成之蝕變硅質岩中,其密度為2.65-2.68g/cm3。鑒別時通過密度測定,很容易與翡翠區別。金星翡翠產地:貴州省。

10、德興翠
是蛇紋巖體中,斷裂破碎帶內硅化蝕變的綠色岩石。質佳者翠綠色,質地細膩,顏色鮮艷。密度:2.84g/cm3。摩氏硬度(H)為6-7。鑒別時,依據密度較翡翠小相區別。產地:江西省德興地區。

11、雅翠
它是一種綠色的黝簾石化斜長巖,有時在白色、灰白色基底上不均勻分佈有翟綠色斑點。塊狀。摩氏硬度(H)6-7之間。拋光後具玻璃光澤,密度一般小於3.2g/cm3。鑒別從透明度差,密度小於翡翠相區別。產地:四川。

12、余太翠
是一種綠色蝕變石英巖。余太翠的主要化學成分二氧化硅(SiO2)。質地細膩,結構緻密,透明感強,半油脂光澤,拋光後具玻璃光澤。密度為:2.65g/cm3。摩氏硬度(H)為7。折射率為:1.55-1.60。鑒別主要測其密度,余太翠密度明顯低於翡翠可區別。產地:內蒙古烏拉特前旗余太鎮地區。

除上述之外,粉翠(又稱京粉翠)是一種薔薇輝石,還有一些俗稱的翠玉,在此不再贅述。

玉的功能

玉能美容,這聽來也許有點新鮮。特別是在時興美容的今天,玉的這一功傚尤其具有開發的價值。從醫學文獻記載看,宋代醫學名著《對濟錄》中就有這樣的處方:「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則自滅。」玉能美容,這聽來也許有點新鮮。特別是在時興美容的今天,玉的這一功傚尤其具有開發的價值。

從醫學文獻記載看,宋代醫學名著《對濟錄》中就有這樣的處方:「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則自滅。」從歷史文獻看,據《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時有一大臣名叫孔休,王莽想結好他,欲送他一玉瑑,並對他說:「誠見君面有瘢,美玉可以滅瘢。」由此看來,以玉磨面,確可除掉臉上瘢黑。在這方面,更有一個實踐者慈禧太后,她就是每天這樣進行美容的。

據德齡著《御香縹緲錄》「三十二、太后的梳妝台」一節寫到:為阻止臉上的皺紋繼續展長或擴大,太后還有許多的辦法,「有一種是非常別緻的,原來伊的梳妝台上還安著兩根約摸二三寸長的玉棍,兩頭有金子鑲的柄,每天早上,伊必須用它們來在伊自己的臉上或上或下的滾著。這個東西是很滑而很冷的上面也並不塗著什麼藥粉,真不知有何作用。

太后卻總是很有耐性地坐在那梳妝台前,一面不住的把它在臉上滾個不休,一面定神朝鏡子內望著,彷彿滾幾滾馬上就有功效的樣子。」慈禧太后駐顏有術,她有許多與眾不同的美容方法,其中以玉磨面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和古代醫書與史書上所載不謀而合。

玉除了磨面可去瘢痕皺紋,似還可滋養毛髮。李時珍《本草綱目.玉屑》中雲,玉可「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他沒有講明是內服還是外服,但據《煙花記》載:「隋煬帝朱貴兒插昆山潤毛之玉撥,不用蘭膏,而鬢鬟鮮潤。」這似也是指用玉擦磨頭髮,它比用「蘭膏」之類的化妝品更能使髮質光潤。以上我們從六個方面探討了玉的豐富文化內涵和實用功效,它們同樣是我國悠久的玉文化的重要內容。

世界上產玉的國家還有很多,但給玉賦予了如此眾多的道德文化內涵,給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宗教外衣的,可謂是絕無僅有。在這種文化背景和氛圍中,玉不只是一種「石之美者」,而且是儒家道德的化身和象徵,同時還是知禍福、兆興亡的通靈神物。

玉器加工的一般程序

將一塊玉石琢磨成器物,要經過一系列加工程序。

中國古代已有一套程序。清代的琢玉程序有搗砂,研漿、開玉、扎堝、沖堝、磨堝、掏堂、上花、打鑽、透花、木堝、皮堝、等工序,反映了中國琢玉工藝的成熟。

現代,玉器的加工程序,一般分為選料,設計,琢磨,拋光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定內容。

1.選料
這是第一道工序,目的是正確合理選用玉石原料,以達到物盡其美。

玉石品種多,變化大,首先必須判斷玉石的種類及其質量,這主要根據質地、顏色、光澤、透明度、硬度、塊度、形狀等等指標來判斷,從而確定作什麼產品,力求優材優用,合理使用,必要時,還要進行去皮、去髒、切開等審查工藝,以「挖髒遮痕」、「量料施工」等...,把玉料吃透,避免或減少玉料的缺點。

選料是非常重要的步驟,富有經驗的藝人,憑著一雙慧眼,能認清玉石的本質;選用精確,巧妙用料,使產品效果突出,引人入勝。對和闐玉的選料,要對玉表面仔細觀察,如果玉質量好、性少,痕裂和瑕疵少,可依靠顏色和塊大小及形狀確定選用。
方形料宜於器皿造型,三角形料用於鳥造型,長條形料用於人物造型。如玉有性、瑕疵,痕裂,可切下陰陽面一端的表皮,進行觀察,以確定選用。帶有一些缺點的料只要有好玉存在,都在選用之中。

2.設計
玉器產品不是定型產品,每件都有變化,設計工作要貫穿玉器製作的始終,設計首先是造型設計,既根據玉料特點設計造型,使造型舒適、流暢和受人喜愛;為此,必須發揮原材料的特點與造型美相結合,突出料的不同特點,如質地、光澤、顏色、透明度等。

質地美,發揮玉的溫潤特性;顏色美,注意表現艷美題材。造型設計還要從玉材特性出發,保證工藝技術可以製作。如脆性大的料,不可太玲瓏剔透;韌性大的料,可作細工工藝。造型設計的標準:

一是用料乾淨,既挖髒遮痕,使產品上無嚴重的髒和痕。
二是用料合理,把玉料質最美的部分放在最顯眼地位,並佔用最大體積。
三是量料施工,根據玉料的質色,施以最恰當的工藝;四是造型美,形象逼真、美麗、生動、情趣、主題突出,四襯平穩。

設計考慮周密後,要在玉料上畫繪圖形,有粗繪、細繪兩道工序,粗繪是製作以前,把造形和紋樣繪在玉石上;細繪是作出粗坯後,把局部細緻的要求繪在坯上。

在製作過程中如出現變化,要隨時修改設計,設計者與製作者互相配合,使玉器精益求精。和闐玉的造型設計,要根據玉質和玉色等精心設計,有的一塊玉料可以設計幾件產品。有小痕的玉料用於仿古玉器,效果很好。有俏色的玉料在造型中巧用俏色,產品更加生動有趣。

白玉產品重視潔白和潤美,造型面要求圓潤,多用於器皿造型;在人物造型中製作仕女,佛像,象徵道德情操美,青玉色淺淡的,可取用薄胎造型;色濃重的,可製作動態較大的獸類造型。墨玉根據全墨,聚墨和點墨不同情況造型,全墨多用於器皿,聚墨用於俏色。玉山子可用有痕的玉料,造型選用玉質好的地方,題材多樣化,以提高玉的利用率。

3.琢玉
設計完成之後,製作者利用磨玉機和工具、磨粉等,按設計意圖加工成產品。

技巧千變萬化,歸根到底是琢和磨。琢就是利用鍘鉈、鏨鉈等,將造型中的塗料切除,其手法有鍘、摽、摳、劃等。磨就是利用沖鉈和磨鉈等,將造型中的余料研磨掉,有沖和軋的不同方法。在基本造型完成後,為清晰西部,還要進行勾、撤、掖、頂撞等工藝。勾是勾線;撤是順勻線去除小余料;掖是勾轍後的底部清理清楚;頂撞是把地紋平整。

此外,還有疊挖、翻捲、打孔、鏤空、活環璉等工藝一般是琢磨時一起進行的。琢玉是屬於藝術範疇的創造性勞動,琢玉人員的水平是關鍵一環。中國的琢玉以高超精巧的技藝稱譽世界,正如世界許多學者、藝術家所說那樣,玉及其雕琢的特技,是中國人的天才創造和傑出貢獻。

現在中國的玉雕廠都擁有現代的先進設備和技術精湛的琢玉藝人,在生產車間進行創造性勞動,藝人們用他們靈巧的雙手,碾出精美的玉器。和闐玉的韌性大,在製作產品中,僅可能施以細工工藝,使其形准、規矩、利落、流暢。細工是細部的精加工技術,難度較大,是精美玉器的一個重要標誌。

和闐玉用以製作薄胎,更能反映玉質之美,薄胎玉器是中國精美玉器的重要品種。其製作技術主要是串膛和做花,使造型薄厚均勻,色澤一致,產品以器皿類為主。在一些玉器中還勾槽壓金銀絲和嵌鑲寶石,壓絲嵌寶技術是很有特色的技術之一。此外,在製作中還要注意玉性處理,不能因有玉性把寶貴的玉廢掉。

4.拋光
拋光是把玉器表面磨細,使之光滑明亮,具有美感。

拋光首先是去粗磨細,即用拋光工具除去表面的糙面,把表面磨得很細;其次是罩亮,即用拋光粉磨亮;再次是清洗,即用溶液把產品上的污垢清洗掉;最後是過油、上蠟,以增加產品的亮度和光潔度。

和闐玉玉器的拋光,要求使玉面平順,以反映玉的潤美,這就要把玉性壓下去。如製作仿古玉器,要求過膠磨細的烏亮,不經罩亮就過油、上蠟,以反映古玉特點的亮度。經過上述程序,把玉器製成後,還配上富麗的裝潢,以美化和保護玉器,並提高身價。座是玉器的主要裝潢,用木、石、金屬等製作,其形狀、高矮、厚薄和造型雕刻都應以玉器造型為依據,使之渾然一體。

匣是放置玉器用的,大體反映了玉器的高貴程度,有專門的技術要求,以保持中國匣的風格。總之,一件玉器製成,從選料開始,到裝進匣才算全部完成,凝結著琢玉藝人的心血。一件產品,少則一月,多則數年,稍不留意就是損壞的危險,琢玉藝人歷經風險,費勁心機。所以,一件玉器不僅玉料寶貴,而琢磨之功更是難得可貴。

和闐玉

和闐玉產出的情況,自古以來就分為山產和水產兩種。

明代著名藥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玉有山產、水產兩種;各地之玉多產在山上,于闐之玉則在河邊」。清代陳勝《玉記》中載:「產水底者名子兒玉,為上;產山上者名寶蓋玉,次之」。將水產的叫子玉,山產的叫寶蓋玉,當地采玉者則根據和闐玉產出的不同情況,將其分為山料、山流水、子玉三種。
1.山料山料又稱山玉或叫寶蓋玉,指產於山上的原生礦。山料的特點是塊度大小不一,呈稜角狀,良莠不齊,質量常不如子玉。不同玉石品種的山料,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等。
2.山流水山流水名稱由采玉和琢玉藝人命名,即指原生礦石經風化崩落,並由河水搬運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點是距原生礦近,塊度較大,稜角稍有磨圓,表面較光滑。
3.子玉子玉又名子兒玉,是指原生礦剝蝕被流水搬運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佈於河床及兩側階地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於地下。子玉的特點是塊度較小,常為卵形,表面光滑,因為長期搬運,沖刷,分選,所以子玉一般質量較好。

子玉有各種顏色,白玉子玉叫白子玉,青白玉子玉叫青白玉子,青玉子玉叫青玉子。


顏色分類
中國古代對和田玉的顏色非常重視,它不僅是質量的重要標誌,而且附含於一定的意識形態;古人可能受無行說的影響,依四方和中央分配五色玉,東方為青,南方為赤,西方為白,北方為黑,中央為黃。

古代以青、赤、黃、白、黑五色為正色,其它為間色。從而將玉也分為五色。

王逸《玉論》中載玉之色為:「赤如雞冠,黃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純漆,謂之玉符。而青玉獨無說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時有,而黃赤者絕無」。這是說,玉有白、青、黑、赤、黃五色,而常見為青色、白色。

付恆等纂《西域圖志》說,和闐玉河所出玉有:紺、黃,青,碧,白數色。

椿園《西域聞見錄》說,葉爾羌所產之玉,各色不同,有白、黃、赤、黑、碧諸色。

以上說的是玉有五色,但是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卻認為玉只有白,綠兩色,他在 《天工開物》中說:「凡玉唯有白與綠兩色,綠者中國名菜玉,其赤玉黃玉之說,皆其石琅類,價即不下玉,然非玉也」。

古人對玉色說法不盡相同,經調查和闐玉實際上只有白、青、墨、黃四色。另外,在崑崙山和阿爾金山地區還產碧玉,也為軟玉,成因與超基性巖有關,如同加拿大碧玉和新疆瑪納斯碧玉,但不屬於和闐玉範圍。

不同顏色的玉,質量也不盡相同;如《新疆格古要論-珍寶論》中說:「玉出西域于闐國,有五色...;凡看器物白色為上,黃色碧玉亦貴。中國自古以來,白色為純潔的象徵。《漢書-匡衡傳》:「顯潔白之士」所以人們喜愛白色。

白玉不僅顏色白,而且質也好,深的寵愛,被列為珍品。 和闐玉按顏色不同,可分為白玉、青玉、墨玉、黃玉四類,其它顏色的和闐玉也可歸入此四類中。

1.白玉
白玉的顏色由白到青白,多種多樣,即使同一條礦脈,也不盡相同,叫法上也名目繁多,有季花白,石蠟白,魚肚白,梨花白,月白等。白玉是和闐玉中特有的高檔玉石,塊度一般不大,世界各地的軟玉中白玉極為罕見。白玉子是白玉中的上等材料,色越白越好。

光滑如卵的純白玉子叫「光白子」,質量特別好。有的白玉子經氧化表面帶有一定顏色,秋梨色叫「秋梨子」,虎皮色叫「虎皮子」,棗色叫「棗皮子」,都是和闐玉名貴品種。白玉按顏色還可分為羊脂玉和青白玉。

(1)羊脂玉
羊脂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質地細膩,白如截脂;特別滋蘊光潤,給人一種剛中見柔的感覺。這是白玉子玉中最好的品種,目前世界上僅新疆有此品種,產出十分稀少,極其名貴。

(2)青白玉青白玉以白色為基調,在白玉中隱隱閃綠、閃青、閃灰等,常見有蔥白、粉青、灰白等,屬於白玉與青玉的過渡品種,為和闐玉中較為常見。

2.黃玉黃玉由淡黃到深黃色,有栗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虎皮黃等色。黃玉十分罕見,在幾千年探玉史上,僅偶爾見到,質優者不次於羊脂玉。古代玉器中有用黃玉琢成的珍品,如清代乾隆年間琢製的黃玉三羊樽,黃玉異獸形瓶,黃玉佛手等。

3.青玉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顏色的種類很多,古籍記載有蝦子青、鼻涕青、蟹殼青、竹葉青等等。現代以顏色深淺不同,也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等等之分。和闐玉中青玉最多,常見大塊者。近年見有一種翠青玉,呈淡綠色,色嫩,質細膩,是較好的品種。

4.墨玉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為雲霧狀條帶狀等。工藝名稱繁多,有烏雲片、淡墨光、金貂須、美人須等。在整塊料中,墨的程度強弱不同,深淡分佈不均,多見於與青玉、白玉過渡。一般有全墨,聚墨、點墨之分。聚黑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較聚集,可用作俏色;點墨則分散成點,影響使用;墨玉大都是小塊的,其黑色皆因含較多的細微石墨鱗片所致。

和闐玉除上述四類外,古籍中提到的「赤如雞冠」的赤玉,在崑崙山、阿爾金山均未見,只見具暗紅皮色的子玉和具褐黃色的糖玉,其皮色薄,塊度也小。古玉至今未見赤玉工藝品,所以不單獨作為一個品種列出。

璞 璞,古人是孩子蘊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韓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這是指蘊玉之石;《孟子-梁惠王下》:「今有璞玉於此,雖萬鎰,必使玉人雕琢之」這是指未琢之玉。

自古以來,對璞玉十分珍視,被當作寶物。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曾有詳細記載:「凡璞藏玉,其價無幾。璞中之玉,有縱橫尺於無暇玷者,古帝王取以為璽,所謂連城之璧,也不易得。起縱橫五六寸無暇者,治以為杯,此已當之重寶也。說明璞玉在古代是非常珍貴之寶。

本世紀初謝彬訪問新疆,見和闐玉「有皮者價尤高」。皮有灑金、秋梨、雞血等名,蓋玉之帶璞者,一物往往數百金,采者不曰得玉,而曰「得寶」。可見,璞玉即使在現代仍是很貴重的。

璞玉的外皮,按其成份和產狀等特徵,可分為色皮,糖皮,石皮三類。

色皮和闐子玉外表分佈的一層褐紅色或褐黃色玉皮。如前述,玉皮有各種顏色。玉石界以各種顏色而命名,如黑皮子、鹿皮子等等。從皮色可以看出子玉的質量,如黑皮子、鹿皮子等,多為上等白玉好料。

同種質量的子玉,如帶有秋梨等皮色,價值更高。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於1毫米。色皮的形態各種各樣,有的成雲朵狀,有的為脈狀,有的成散點狀。色皮的形成,是由於和闐玉中的氧化亞鐵在氧化條件下轉變成三氧化鐵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

有經驗的拾玉者,到中下游去找帶色皮的子玉;而往上游,找到色皮子玉的機會就很少。此外,在原生玉礦體的裂縫附近也嫩能偶爾發現帶皮的山料,這也是由於次生氧化形成的。

糖皮指和闐玉山料外表分佈的一層黃褐色玉皮,因顏色似紅糖色,故把有糖皮玉石稱為糖玉。糖玉的內部為青玉或白玉。糖玉的糖皮厚度較大,從幾厘米到20--30厘米,常將白玉或青玉包圍起來,呈過渡關係,糖玉產於礦體裂隙附近。

對且末縣塔特勒克蘇玉石礦糖玉的糖皮進行研究,為和闐玉氧化所致。再偏光顯微鏡下觀察,糖皮由透閃石微晶組成,呈壕狀和交織纖維結構,單偏光下可見淡褐色鐵質在透閃石中呈雲片狀分佈。

從化學成分可知,糖玉糖皮與白玉近似,但有兩點明顯不同,一是Fe2O3>FeO,白玉中Fe2O3 石皮:指和闐玉山料外表包圍的圍巖。圍巖一種是透閃石化白雲大理石巖,再開採時同玉一起開採出來,附於玉的表面,這種石包玉的石與玉界限清楚,可以分離。當他經流水或冰川的長期沖刷和搬運後,石與玉則分離。

圍巖另一種是透閃石巖。如和闐玉再形成過程中交代了粗晶狀的透閃石,由於交代不徹底,在玉的表面常附有粗晶透閃石,這種石皮與玉界限過渡。工藝界稱玉的陰陽面,陰面是指玉外表的這種石質。

和闐玉璞玉之所以貴重,一是因為色皮可以利用作俏色玉器;二是因為玉的質量很好。俏色玉器製作,中國已有很久歷史,直到現在,還利用色皮琢成各種玉器,使其更富有情趣。一些仿古制中更為常見,如仿古玉杯和仿古玉佛手利用秋梨皮和虎皮琢製更顯示古色古香。

從璞玉的特徵很自然的使人聯想到古代有名的和氏壁。

戰國時期的韓非子在《韓非子·和氏》一文中記載了和氏壁的故事。稱「楚人得玉璞楚山中」,獻給楚莊王,「玉之相之」,認為是石不是玉,莊王以欺君之罪,剁去卞和的左腳。以後又獻給武王,同樣又被剁去右腳。直到文王即位,命「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可見,和氏璧原本也是一種璞玉。開始沒有被「玉人」認出,以後去掉外皮,果然「得寶」。秦國得悉趙惠文王獲得和氏璧後,欲奪此寶,詐稱願以十五城換和氏璧,趙國藺相如巧破騙局,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完璧歸趙」的故事。

傳說,秦時和氏璧被秦始皇用作皇帝玉璽,漢高祖劉邦作為傳國璽,玉璽後又落入王莽、孫堅、曹操、司馬炎之手。在東晉、十六國時,爭奪玉璽非常激烈,先後為漢、前趙、後趙、前燕、晉穆帝所有。

南北朝時,玉璽傳給宋武帝,南齊 滅宋,璽歸南齊,後又歸梁朝、齊文帝;隋滅北周得璽,到隋煬帝滅,璽歸唐高祖李淵;唐代將玉璽傳了二百七十餘年,到唐昭宗時代才落入後梁。

五代十國時,後唐李天帽滅後梁獲璽,傳到後唐末帝李從珂,從晉石敬塘攻洛陽時,李從珂摘璽登玄武樓自焚,石敬塘功入洛陽,璽已不知下落,成為千古疑案。這價值連城的和氏璧究竟是什麼呢?人們極為關注。

著名的地質學家章鴻劍根據杜光庭《錄異記》所載和氏璧特徵,認為是拉長石。《錄異記》中說:和氏璧乃「歲星之精」,墜入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則碧,正而視之「色白」。就是說和氏璧正側面有不同顏色。

拉長石是斜長石族最重要的寶石,它的誘人之處是透過寶石面可以見到彩斑狀的顏色。大塊拉長石顯示這種效應最佳,稱為閃光變彩,這是由於層狀結構引起的。變彩主要為綠色、藍色。國外,於十八世紀發現它才用作寶石。

和氏璧拉長石說的觀點,雖然近年得到一些學者的贊同,但是依據仍嫌不足。和氏璧已經失蹤,其特徵的記載,我們認為最可靠的還是《韓非子-和氏》一文。據該文「理其璞而得寶」和氏璧為一塊璞玉,即玉被石包上。

當然拉長石不是這種璞玉。明代科學家宋應星也認為,「所謂連城之璧」,是「璞中之玉」。這一種認為應是合適的;當然這僅是一種認為。和氏璧究竟是什麼,仍是一個千古之謎。

工藝分類和闐玉的工藝分類,這裡是指玉石工藝等級標準。

首先按和闐玉的產狀和顏色分出品種,如白玉子、白玉山料、青玉子等,在按玉的色澤、質地、絡、雜質、重量等劃分等級,如特級、一級、二極、三級等。等級標準,對於玉石貿易是十分重要的。

新疆工藝美術工業公司所提出的和闐玉玉石工藝等標準。

白玉子、特級羊脂白玉,質地細膩、滋潤,無絡,無雜質,塊重在6公斤以上。

一級.色潔白,膩質地細、滋潤,無碎絡,無雜質,塊重在3公斤以上。
二級.色白,質地較細膩、滋潤,無碎絡,無雜質,塊重在1公斤以上。
三級.較白,質地較細膩,滋潤,稍有碎絡,無雜質,塊重在3公斤以上。
零子凡顏色、質地、塊度未達到以上標準的。

白玉青、白玉山料特色潔白或粉青,質地細膩、滋潤,無絡,無雜質,塊度在10公斤以上。

一.色白或粉青,質地細膩、滋潤,無碎絡,無雜質,重在5公斤以上。
二.色青白或泛白,質地細膩、滋潤,無碎絡,無雜質,塊度在5公斤以上。
三.色青白或泛白,質地細膩、滋潤,稍有絡,無雜質,塊度在5公斤以上。
一般色白或青白,有絡,有雜質,塊度在3公斤以上。

青玉子或山料

一.色澤青綠,質地細膩,無絡無雜質,塊度在10公斤以上。
二.色青,質地細膩,無絡,無雜質,塊度在5公斤以上。
三.青,質地細膩,稍有絡,有雜質,塊度在5公斤以上。

玉石的種類和產地

玉,在中國是美石的同義語。古人視玉為寶,今人又把珍貴的玉石稱為寶玉。

中國是一個玉石之國,但目前珠寶界、考古界和地質界對玉、玉石和寶石的定義是有區別的,國際上統稱的玉專指軟玉和硬玉(翡翠),其它玉雕石料統稱為玉石。

寶石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具有特殊光學效應的集合體,絕大多數都是某種礦物的單晶體,如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貓眼石、碧璽、紫牙烏等。

一、硬玉

19世紀後半葉,法國礦物學家德穆爾將中國的「玉」分為軟玉和硬玉兩類。硬玉俗稱「翡翠」,是傳統玉石中的後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

翡翠不管是「山料」(原生礦石)還是「籽料」(次生礦石),主要是由硬玉礦物組成的緻密塊體。在顯微鏡下觀察,組成翡翠的硬玉礦物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形成翡翠的纖維狀結構。這種緊密的纖維狀結構,使翡翠具有細膩和堅韌的特點。

硬玉是由一種鋼和鋁的硅酸鹽礦物組成,純淨者無色或白色。其塊體的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硅占58.28%,氧化鈉占13.94%,氧化鈣占1.62%,氧化鎂占O.91%,三氧化二鐵占O.64%,此外還含有微量的鉻、鎳等。其中鉻是使翡翠具有翠綠色的主要因素。通常翡翠含氧化鉻O.2~O.5%,個別達2~3.75%以上。

翡翠硬度為7,比重3.33。礦物折光率:Ng=1.667,Np=1.654;重折率0.012。

常見的翡翠顏色有白、灰、粉、淡褐、綠、翠綠、黃綠、紫紅等,多數不透明,個別半透明,有玻璃光澤。按顏色和質地分,有寶石綠、艷綠、黃陽綠、陽俏綠、玻璃綠、鸚哥綠、菠菜綠、淺水綠、淺陽綠、蛙綠、瓜皮綠、梅花綠、藍綠、灰綠、油綠,以及紫羅蘭和藕粉地等二十多個品種。

翡翠明確地稱為硬玉,可能始於宋代。而漢代張衡的《西京賦》、班固的《西都賦》以及六朝徐陵的《玉台新詠詩序》提到的翡翠都有可能指軟玉中的碧玉,而非硬玉。正因為硬玉在唐代已不可考,故李善注《文選》、顏師古往《漢書》均未嘗及之。

近來英國歷史學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中稱:在18世紀以前,中國人並不知道硬玉這種東西。以後硬玉才從緬甸產地經雲南輸入中國。

不久前,蘇聯地質學家基也夫林科也指出,緬甸度冒、緬冒、潘冒和南奈冒的次生翡翠礦發現於1871年,至今已開採了一百多年,仍未采空。緬甸烏龍江河谷的原生翡翠早在13世紀(宋末至元初)已經採礦(見《國外地質科技》)。

而目前從宮廷珍藏和出土文物中尚未發現明朝以前的翡翠。因此,中國人何時稱硬玉為翡翠,緬甸翡翠何時輸入中國,一直是未弄清楚的歷史之謎,期待考古工作者能有新的發現,來解決這一歷史懸案。

二、軟玉

軟玉是礦物學家對英文Nephrite的譯名。這一英文名稱源於希臘語,有「腎臟」之意;這是因為古代洲認為將這種玉石佩掛在腰部可以治癒腎病(久術武夫:《寶石貴金屬辭典》)。

看來古歐洲人和中國古代人一樣,都迷信於玉。中國古人不僅認為飾用這種玉可以辟邪,而且認為飲用玉粉可以治病。

然而不論歐洲人也好,喜歡玉器的墨西哥和新西蘭人也好,都沒有中國人使用軟玉的歷史悠久。中國在世界上有「玉石之國」之稱,這同發現和使用軟玉的悠久歷史有關。

軟玉在中國有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和墨玉等品種。它們與硬玉不同,是由角閃石族礦物中透閃石陽起石礦物(以透閃石為主)組成的緻密塊體。在顯微鏡下觀察,軟玉同硬玉一樣也呈纖維狀結構。

這種由透閃石或陽起石組成的纖維狀結構,是軟玉具有細膩和堅韌性質的主要原因。透閃石是一種含水和氟的鈣鎂硅酸鹽,其成分中常含有4%以下的鐵,當鐵含量超過4%時即過渡為陽起石。

在新疆軟玉塊體的化學分析結果是:二氧化硅占57.6O%,氧化鋁0.25%,三氧化二鐵0.66%,氧化錳0.16%,氧化鎂25.61%,氧化鈣2.68%,其它雜質2.74%。硬度6~6.5。比重2.96~3.17。礦物折光率:透閃石為Np=1.599~1.619,Nm=1.612~1.630,Ng=1.622~1.640,重折率0.O21~0.023;陽起石為Np=1.619~1.688,Nm=1.630~1.697,Ng=1.640~1.705,重折率0.021~0.027。

軟玉常見顏色有白、灰白、綠、暗綠、黃、黑等色。多數不透明,個別半透明,有玻璃光澤。軟玉的品種主要是按顏色不同來劃分的。

白玉中最佳者白如羊脂,稱「羊脂玉」。青玉呈灰白至青白色,目前有人將灰白色的青玉稱為「青白玉」。碧玉呈綠至暗綠色,有時可見黑色髒點,是含雜質如鉻尖晶石礦物等所致。當含雜質多而呈黑色時,即為珍貴的墨玉。黃玉也是一種較珍貴的品種。青玉中有糖水黃色皮殼,現有人稱其為「糖玉」。白色略帶粉紅色者有人稱為「粉玉」。虎皮色的則稱為「虎皮玉」等。

目前所知,除台灣豐田地區產軟玉外(包括透閃石貓眼石),主要產地在新疆。新疆和田玉的悠久歷史,在《史記》《漢書》《魏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五代史》等古書中,均有記載。

不過,西漢以前,史籍所載新疆產軟玉的情況常夾帶著不少神話故事。從《史記》中記載的《李斯諫逐客書》和《蘇厲給趙惠文王書》中的幾句話(「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此數寶者秦不生焉」;「代馬胡犬不東下,崑崙之玉不出,此三寶者亦非王有已」)。

看來,早在春秋戰國至秦統一六國時,新疆的軟玉已從崑崙山北麓和田諸地源源不斷地輸向內地。尤其是密爾岱所產的軟玉塊度較大,常有上萬斤者。清時在烏沙克塔克台地區有密爾岱產的棄玉三塊,大者萬斤,次者八千斤,又次者重達三千斤。故宮博物院珍寶館珍藏的「大禹治水玉山」原重一萬零七百多斤,這一迄今為止的最大玉件,即產自密爾岱。

三、岫巖玉
簡稱岫玉,因產遼寧省岫巖縣而得名。這種玉石的主要品種表面看來,同新疆的青玉或碧玉有些相似,但組成的礦物和硬度則不同。組成岫玉的主要礦物是蛇紋石。

成分中常含有二價鐵、三價鐵,還混有錳、鋁、鎳、鈷等雜質,這些混入物使岫巖玉具有各種顏色。岫玉的顏色有白、黃、淡黃、粉紅、淺綠、綠、翠綠、暗綠、褐綠及其它雜色。其中常以綠色調為主,顏色介於青玉和碧玉之間。組成岫玉的蛇紋石礦物,通常占85%以上,常見少量方解石、透閃石等其它礦物。

透閃石的混入,可增大岫玉的硬度。岫玉的五質非常細膩,半透明至不透明,蠟狀至油脂光澤。硬度2.5~5.5,比重2.5~2.8。蛇紋石礦物的平均折光率1.54~1.55。蛇紋石是鎂質碳酸鹽巖、鎂質基性宕、超基性巖的交代蝕變礦物,也可與滑石、綠泥石等共生。

岫玉玉質同翡翠和軟玉極易區分,主要是光澤(老帶油脂光澤)和硬度的不同。

岫玉廣泛產生接觸變質的鎂質大理巖中,很多地區具備這種地質環境,所以其產地相當廣泛。目前已知有下述不同產地和以產地為名所劃分的品種:

岫玉綠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產地在遼寧省岫巖縣瓦溝。化學成份是:二氧化硅43.80%,氧化鎂42.10%,氧化鈣0.56%,氧化鋁0.006%,三氧化二鐵0.64%,水11.81%,雜質12.85%。硬度4.8~5.5,比重2.61。產於古老地層白雲石大理巖中。

在江蘇、浙江一帶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器中,經鑒定發現其中有岫玉(鄭建:《江蘇省吳縣新石器遺址出土的古玉研究》)。殷墟婦好墓中有四十餘件玉器,「其中多數與現在遼寧岫巖玉接近,少數與河南南陽玉接近,極個別與新疆和闐(田)玉相似」由此可見岫玉的開採史至少有三四千年歷史了。

南方玉開採史不詳,因產於廣東省信宜縣泗流地區,故又稱「信宜玉」。玉質大多數由蛇紋石組成,並含有少量金雲母、滑石、方解石、透閃石、綠泥石、綠簾石等。因含雜質多,顏色常與岫玉不同,色調暗綠至褐綠。同時產出的地質條件與岫玉也有差別,它產於雲母片巖和條帶狀混合片麻巖組成的地層中,玉石礦體下面常有0.2~5.5米厚的滑石層。

祁連玉產祁連山,玉色暗綠,帶有較多的黑色髒點,岫玉和南方玉沒有這一特點。

京黃玉淡黃色,也由蛇紋石組成,因產北京十三陵老君堂接觸變質大理巖中而得名。本世紀60年代發現,歷史上是否開採過,情況不明,因產量過少現已停采。

安綠石也是蛇紋石玉質,因首次發現於吉林集安縣的綠水河而得名。產於蛇紋石化大理巖古老的地層中。玉質較純,細膩光潔,蘋果綠至墨綠色,微透明至半透明。與岫玉相似的蛇紋石玉石還有不少產地和品種。

因此,當鑒別新石器時代以來屬於這類玉質的玉器時,切不可輕易斷定玉質的來源。1977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蘇吳縣草鞋山、張陵山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玉器中,經鑒定有一件玉管為蛇紋石玉石,就不是遼寧產生的岫玉,玉料可能是江蘇鎮江的產物。

四、藍田玉
藍田玉的名稱初見於《漢書-地理志》,美玉產自「京北(今西安北)藍田山」。其後,《後漢書-外戚傳》、張衡《西京賦》、《廣雅》、《水經注》和《元和郡縣圖志》等古書,都有藍田產玉的記載。

至明萬曆年間,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稱:「所謂藍田,即蔥嶺(崑崙山)出玉之別名,而後也誤以為西安之藍田也。」從此引起後世人的紛爭,有的說藍田根本不產玉,有的說即使產玉可能是萊玉(色綠似菜葉的玉石)。

近些年,陝西地質工作者在藍田發現了蛇紋石化大理巖玉料,認為它就是古代記載的藍田玉(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報》)。這一發現不僅引起了尋找珠玉原料的地質界重視,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興趣。

1982年,地質礦產部地質博物館,展出了上述藍田玉的原石。這種蛇紋石化強烈時,局部已經變成與岫玉相同的玉石了。玉質從外觀上看,有黃色、淺綠色等不均勻的色調,並伴隨淺白色的大理巖。這種玉石雖然不很美觀,但因為藍田地處西安古城附近,玉質硬度為4左右,容易加工,所以古人有可能採用做為裝飾品。

在漢代玉器中有兩件很像現今的藍田玉,一件是在陝西漢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鋪首嵌在古墓門上;另一件是故宮博物院藏的漢代玉珮。從這兩件玉器玉質和色澤上看,很多地質學者都認為同現今的藍田玉相似。但它是否真是古代的藍田玉,則需加以進一步的考查。

五、南陽玉

南陽玉因產河南省南陽而得名,又因礦區在南陽的獨山,故又稱「獨山玉」。

南陽玉色澤鮮艷,質地比較細膩,光澤好,硬度高,可同翡翠媲美。德國人曾稱其為「南陽翡翠」,蘇聯地質學家基也夫林科曾把南陽玉歸屬於翡翠類型的玉石礦床。據河南地質工作者近幾年的研究,探明南陽玉是一種蝕變斜長巖,組成礦物除斜長石外,還有黝簾石、綠簾石、透閃石、絹雲母、黑雲母和榍石等。

經過顯微鏡鑒定,玉質含有多種蝕變礦物,蝕變作用以黝簾石化、綠簾石化和透閃石化為主。由於玉石中含各種金屬雜質電素離子),所以玉質的顏色有多種色調,以綠、白、雜色為主,也見有紫、藍、黃等色。

南陽玉硬度6~6.5。有玻璃光澤,多數不透明,少數微透明。化學分析的結果是:二氧化硅41~45%,氧化鋁30.71~34.14%,氧化鎂0.28~1.73%,氧化鉀0.02~2.64%,三氧化二鐵0~0.8%,氧化亞鐵0.27~0.88%,氧化錳0.02~0.1%,三氧化二鉻0.01~0.34%,結晶水0.23~0.74%,二氧化碳0.06~0.52%。南陽玉的微量元素分析結果是:鉻0.01~0.5%,鎳小於0.1%,釩0.001~0.1%,錳0.01~0.05%,鈦0.001~0.5%。

據文字記載,南陽玉在漢代已開採是無疑問的。近來考古出土的資料將南陽玉的開採推到商晚期以前。1952年李濟在《殷墟有刃石器圖說》中指出,殷墟有刃石器凡四百四十四件,其中有玉器七件,而這七件玉器的質料全是南陽玉。

《安陽殷墟五號墓的發掘報告》中也指出,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七百餘件玉器,其中四十餘件標本經初步鑒定,「其多數與現代遼寧岫巖玉接近,少數與河南南陽玉接近,極個別的與新疆和闐(田)玉相似」。

而1983年10月在四川成都「寶石講座和學術交流會」上,河南省地質局在宣讀關於南陽玉的一篇論文中說,在南陽縣黃山出土一件南陽玉玉鏟,經鑒定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產物,距今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可知南陽玉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被採用了。

六、綠松石
綠松石是由細小的綠松石礦物為主組成的隱晶質緻密塊體,含有銅、鋁和水的磷酸鹽,通常產於次生淺成礦床中。多呈天藍色、暗藍色、藍綠色和綠色,風化強烈的呈綠白色。具有柔和的蠟狀光澤。硬度6,比重2.6~2.8。平均折光率1.61~1.63。

綠松石也是古老的傳統玉石。早在新石器時代,它同青玉、瑪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裝飾品。據《中國古代礦業開發史》一書中的統計,從新石器晚期的齊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遺址到南北朝時代的墓葬中,有多處發現過綠松石裝飾品。

綠松石,除鄂西北為其著名產地外,近幾年在陝西、新疆、安徽、河南等省都有發現,由於鄂西北諸縣古屬襄陽道管轄,所以又把鄂西北諸縣所產的綠松石稱為襄陽甸子,且開採的歷史也悠久。

但全世界產綠松石的以波斯為最著名,因通過土耳其輸入歐洲各國,又有「土耳其玉」或「突厥玉」之稱。在鑒定中國古代出土的綠松石製品時,也應考慮其玉料來源,不一定都是襄陽甸子。

七、瑪瑙

瑪瑙由於紋帶美麗,自古就被人們飾用。出土玉器中,常見成串的瑪瑙珠,以項飾為多。

古書有關瑪瑙的記載很多。漢代以前的史書,瑪瑙亦稱「瓊玉」或「赤玉」。《廣雅》有「瑪瑙石次玉」和「玉赤首瓊」之說。瑪瑙一語來源於佛經。梵語本名「阿斯瑪加波」,意為「瑪瑙」,可見佛教傳入我國後,瓊玉或赤瓊才在中國改稱「瑪瑙」。

組成瑪瑙的細小礦物除玉髓外,有時也見少量蛋白石或隱晶質微粒狀石英。嚴格地說,沒有紋帶花紋的特徵,不能稱瑪瑙,只能稱玉髓。現今市場上一些沒有紋帶花紋的玉髓也稱為「瑪瑙」,這同古代瑪瑙的含義是不相符的。

瑪瑙純者為白色,因含其它金屬元素(如Fe、Ni等)出現灰、褐、紅、藍、綠、翠綠、粉綠、黑等色,有時幾種顏色相雜或相間出現。瑪瑙塊體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玻璃光澤至蠟狀光澤。硬度6.5~7,比重2.65。

瑪瑙依其紋帶花紋的粗細和形態分有許多品種。紋帶呈「縞」狀者稱「縞瑪瑙」,其中有紅色紋帶者最珍貴,稱為「紅縞瑪瑙」。此外尚有「帶狀瑪瑙」、「城砦瑪瑙」、「曇瑪瑙」、「苔蘚瑪瑙」、「錦紅瑪瑙」、「合子瑪瑙」、「醬斑瑪瑙」、「柏枝瑪瑙」、「曲瑪瑙」、「水膽瑪瑙」等品種(見李時珍《本草綱目》)。

在沒有紋帶花紋的「玉髓」中,也有不少是玉石原料。根據顏色的不同,有「紅玉髓」、「綠玉髓」(亦稱英卡石)、「蔥綠玉髓」、「血玉髓」(亦稱血石)和「碧玉」等。

瑪瑙同軟玉一樣也是傳統的玉石。在南京北陰陽營等遺址中出土的玉器中就有瑪瑙杯和瑪瑙珠。在大量的瑪瑙珠中,有一粒作辟邪狀,長1.7厘米。甘肅永靖大何莊齊家文化遺址,山東莒南大店春秋墓中以及南京象山東晉墓中等,也都相繼發現了瑪瑙珠。

古代的瑪瑙既有來自西域、印度、波斯、康國、日本等國的貢品,也有產自中國內地的。如東北扶余和挹婁,前者治所在今吉林四平市;後者為民族名,生活在長白山北,松花江、黑龍江下游,這裡自古以出「赤石」享名(見《後漢書-東夷傳》)。

此外蔚州(今蔚縣)九空山和宣府(宣化)、四角山(見《天工開物》),甘肅和寧夏一帶(見《博物要覽》),陝西延安府神木和府谷地區(見《廣輿記》),汝州赤嶺鎮(見《宋史》),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見《博白縣志》),南京雨花台(見《珍玩續考》)等地,均產有瑪瑙。現今我國地質工作者在西北、華北、東北以及西南、華南許多地區都探明有瑪瑙的產地。古今中外,因為瑪瑙產地眾多,所以鑒定出土瑪瑙的玉料來源就不那末容易了。如著名的唐代獸首瑪瑙杯,其玉料來源就搞不清楚。

八、青金石
青金石玉料是由青金石礦物組成,常含方解石、黃鐵礦,有時出現少量透輝石等。

阿富汗產的青金石玉料,其青金石礦物平均含量占25~40%。玉質呈獨特的藍色、深藍、淡藍及群青色。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澤。硬度5.5,比重2.7~2.9。色深藍和濃而不黑者,稱「青金」;深藍和黃鐵礦含量多於青金石礦物時,稱「金格浪」;淺藍色和含白色方解石(一般不含黃鐵礦)者,稱「催生石」(此名源於古人用青金石作催生藥之說)。

青金石在古代稱為「璆琳」或「琉璃」,多被用來制做皇帝的葬器,因其色青,可以達升天之路。《拾遺記》卷五載:「昔始皇為家,……以琉璃雜寶為龜魚。」有人認為這裡的「琉璃」就是青金石。

但古人辨別寶石,在色不在質,其色相似的,其質雖異,其名仍同。因此秦始皇墓中是否有青金石,還需考古工作者來驗證。外國學者赫爾芝認為,中國在公元2世紀(東漢)已有青金石,而章鴻釗在《石雅》中則認為中國三代之初已有。這一爭執,也有待於廣大考古工作者來解決。

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青金石的產地。古代著名產地在波斯和蘇聯。據記載,阿富汗和蘇聯貝加爾湖地區所產的青金石,都曾輸入過中國。如果我們在古墓中出土有青金石,其玉料來源不是阿富汗,就有可能是貝加爾湖的產物。

九、碧甸子與孔雀石

《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載:「天柱山,州(興安州,今陝西安康縣)西五十里,下有碧鈿、青綠諸洞二十餘處,唐宋俱採取入貢,明始停閉。」夏湘蓉等在《中國古代礦業開發史》中認為:「按元代的碧甸並非甸子,明代的碧鈿當不例外」。

這是因為綠松石(甸子)一般不與孔雀石(青綠,亦稱「石綠」)共生,而「硅孔雀石」則常與孔雀石共生。既然已知與「碧鈿」共生的是孔雀石,那麼「碧鈿」或「碧甸子」很有可能是指「硅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種次生氧化礦物,通常產於銅礦上部的氧化帶中。孔雀石因呈孔雀綠色而得名,多呈塊狀、鐘乳狀、皮殼狀及同心條帶狀。硬度4~6,比重3.9~4。常同褐鐵礦、方解石、錳土、玉髓、硅孔雀石等共生。

硅孔雀石也是一種次生礦物,多數由黃銅礦、黝銅礦等受鹼性硅酸鹽的熱溶液作用變化所形成。呈綠、藍綠至天藍色,常呈蛋白石或瓷釉狀的塊體,也有呈土狀或葡萄狀者。硬度2~4,比重2~2.24。和孔雀石一樣不透明,玻璃至土狀光澤。

與孔雀石的區別除化學成分不同外,顏色比孔雀石淺並近於天藍色(接近於綠松石),比重和硬度都小於孔雀石。此外,硅孔雀石性脆,也是與孔雀石以及綠松石的重要區別特徵之一。古人常把綠松石、孔雀石和硅孔雀石三者相混。今天許多考古工作者仍是如此,常把孔雀石誤認為綠松石的不是少數,應在鑒定時注意。

十、寶石

從大量的考古資料得知,中國出土的玉器質料主要是傳統的玉石,但伴隨出土的也有寶石。現將一些重要的寶石簡介如下:

鑽石礦物學名金剛石。
等軸晶系,多呈八面體,也有斜方十二面體和六八面體者。化學成分為碳。硬度10,比重3.5~3.6,折光率2.40~2.48。18世紀以前,印度是世界上鑽石的唯一產地。

巴西鑽石發現於1728年;非洲鑽石發現於1850年。中國山東鑽石的產出,據說僅有二三百年的歷史。據《文物》1972年第11期第32頁報道,南京象山7號東晉墓葬中,出上鑲嵌有金剛石的戒指,這是迄今為止我國出土的最早鑽石,按時間看應屬天竺的產品。

紅寶石和藍寶石礦物學名都是剛玉。
三方晶系,晶體常呈桶狀、錐狀、板狀、柱狀、不規則粒狀等,晶面上常有斜紋或橫紋。硬度9,比重3.95~4.10。折光率:N0=1.767~1.772,N0=1.759~1.763;重折率0.008~0.009。成分中混入金屬鉻呈紅色;混入鐵、鈦、錳等呈藍色或其它色調。現今,在寶石學中和珠寶商業界,除了紅色透明者稱紅寶石外,其它各色剛玉的透明晶體(能做寶石者),皆稱「藍寶石」。如黃色者,稱「黃色藍寶石」;綠色者,稱「綠色藍寶石」等。

在紅寶石和藍寶石中還有兩個特殊品種,稱「星彩紅寶石」和「星彩藍寶石」。這種寶石一般不透明或近於半透明,琢磨成弧面型寶石後,在弧形頂面上出現六條放射狀的光帶,宛如一顆閃光的星星。

紅寶石,古有「紅刺」、「照殿紅」及「巴拉斯」之稱。現已知「巴拉斯」一名實指礦物學名叫「尖晶石」的寶石。

藍寶石,古有「瑟瑟」之稱,而古代的「瑟瑟」作為珠寶名稱也兼指其它藍色或綠色的寶石。近些年來,在華東、華南等地發現了藍寶石的產地,紅寶石目前尚未發現。如果在古墓中發現藍寶石,很可能來自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紅寶石很可能來自緬甸、泰國、柬埔寨。

祖母綠元末文學家陶宗儀在《綴耕錄》中稱為「助水刺」。
綠寶石,一般泛指可做寶石的各色透明的綠柱石礦物晶體。根據顏色不同,它們都有各自的名稱。比如,天藍色者稱「海藍寶石」;黃綠色者稱「橄欖海藍寶石」;純黃色者稱「金黃綠寶石」;淡紅色者稱「玫瑰綠寶石」等。只有當成分中含鉻,使其顏色變得濃綠或翠綠時,才是祖母綠。

祖母綠獨特的翠綠色是因為晶體中混入了金屬鉻離子,三氧化二鉻的含量一般在0.15~0.20%,深翠綠色者三氧化二鉻的含量可達0.5~0.6%。晶體常呈六方柱狀。硬度7.5,比重2.71。透明,有玻璃光澤。折光率:No=1.585,No=1.579;重折率0.006。晶體中常有瑕疵,多呈閃亮的小片,亦稱「蟬翼」。祖母綠由於顏色美麗,有「綠寶石之王」的譽稱。

四千多年前,在古埃及和希臘就被用做首飾鑲嵌品,常琢磨成盤型或價梯型,工藝美術界專稱「祖母綠型」。

古代的祖母綠出產於埃及。1930年蘇聯在中烏拉爾山才發現祖母綠。本世紀20年代以來,南非(阿扎尼亞)、津巴布韋和巴西等地,都相繼發現了大型祖母綠礦床。現今祖母綠的著名產地在哥倫比亞的契沃爾和木佐行政區。此外印度、坦桑尼亞、贊比亞也產祖母綠。中國至今未發現祖母綠的產地。明定陵出土的萬曆皇帝王帶上鑲嵌的大顆祖母綠,不知來自何地。

貓眼石俗稱「貓兒眼」,古稱「獅負」,意為被獅子背負過的意思。這種寶石主要產於錫蘭(現稱斯里蘭卡),故又稱「錫蘭貓眼石」。

貓眼石的礦物學名稱「金綠寶石」,是金綠寶石礦物的特殊品種。這種寶石因晶體中有平行分佈的「管狀」氣孔包裹體,加工成弧面型寶石(俗稱腰圓)後,能對光產生集中反射,出現一條像貓眼「瞳眸」似的光帶,故稱貓眼石或貓兒眼。

貓眼石何時出現,史籍難考。章鴻釗在《石雅》中引《琅環記》語說:「仙女上玄宗獅負二枚...玄宗藏於牡丹鋼合中以驗時雲」。此處「獅負」是否就是較早的貓眼石,待考。現已知清東陵乾隆墓中出土有貓眼石;故宮博物院珍寶館裡金塔頂上也鑲嵌有質量不太好的貓眼石。古今的貓眼石皆由斯里蘭卡輸入,最早輸入中國的時間則有待於考證。


碧璽《清會典圖》卷四十三稱「碧囗(王亞)囗(王)」;《博物要覽》中稱「披耶西」;《滇海虞衡志》中稱「碧霞歪」、「碧霞囗(王比)」、「碧洗」;《玉紀》中稱之為「碧霞希」。

民國初,北京市場上的珠寶商常稱「碧硒」或作「碧璽」,皆系今日的「電氣石」寶石。今「碧璽」一詞已成為各色電氣石寶石的工藝名稱。

電氣石礦物成分相當複雜,晶體呈柱狀,斷面為球面三角形,晶面上有縱橫。寶石為各色透明晶體,強玻璃光澤。硬度7~7.5,比重2.98~3.05。根據顏色等不同有「紅碧璽」、「綠碧璽」、「黃碧璽」、「褐碧璽」以及「碧璽貓眼石」等若干品種。

深紅色者俗稱「雙桃紅」,淺紅色者俗稱「單桃紅」。故宮博物院珍寶館裡珍藏有大量的各種顏色的碧璽製品,多屬明清之物。古籍記載碧璽產緬甸。現新疆阿勒泰所產碧璽最為有名,但開採年代不詳。

緊牙烏亦稱「子牙烏」,現為各色石榴石寶石的工藝名稱。《博物要覽》、《輟耕錄》書中稱石榴石為「避者達」。其中色紅如同紅寶石者,有「錫蘭紅寶石」之稱;黃色者,有「黃榴石」之稱;翠綠色者有「翠榴石」之稱,亦稱「烏拉爾祖母綠」。

中國出土的紫牙烏寶石不詳。故宮博物院珍寶館裡許多暗紅到紫色紅色的寶石,大多數都是紫牙烏寶石,但原料來源不詳。現已知新疆阿勒泰偉晶巖中產有紅色、黃綠色等石榴石寶石。此外江蘇省、浙江省也發現紅色的石榴石寶石。

尖晶石英國和俄國王冠上鑲嵌的紅寶石,有的就是現今的尖晶石。英國女皇加薩琳王冠中央鑲嵌的那顆「黑太子星」紅寶石,重389克拉,據久米武夫《寶石貴金屬辭典》載,這是一顆特大的尖晶石寶石,十七世紀以12萬盧布購於北京。

尖晶石常呈八面體,玻璃光澤。硬度3,比重3.5~4.06。平均折光率N=1.717。尖晶石是均質礦物。它同紅寶石(紅色剛玉)的區別,除晶形和硬度等不同外,放在偏光鏡下(正交偏光)轉動,其較簿的邊部出現亮和黑(消光現象)的變化時,即為紅寶石,全是黑色(全消光)時即為尖晶石寶石。

近來中國已發現翠綠色的尖晶石。國外主要產地有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老撾和澳大利亞等地。拉長石拉長石礦物因發現於加拿大拉布拉多海岸而得名。已知有拉長月光石和變彩拉長石兩種。

礦物屬於斜長石中的基性種屬,其中含鋼長石分子35~50%,含鎢長石分子50~75%。成分中可能還有少量的鉀長石。晶體呈板狀或板柱體。不透明至半透明,少數透明度較高,玻璃光澤。硬度6~6.5,比重2.67~2.72。產基性火成岩類或脈宕中。拉長月光石有「月光冷冷如秋色」的游彩(轉動寶石,光彩發生逐漸的變化稱「游彩」)。變彩拉長石有白、藍等隨光源照射方向不同而發生變化的色彩(即「變彩」)。

章鴻釗在《石雅》中認為「和氏璧」應是拉長石寶石,主要根據是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在《錄異記》中關於「和氏璧」色彩變化的記述。杜光庭說:「『和氏璧』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拉長石也有色白與色碧的變化,而且非經琢磨,這種變彩一般也難以發現,故理璞才能得寶。

和氏璧見於先秦《韓非子》等書的記載。秦始皇將其加工成玉璽,輾轉相傳,傳至後唐李從珂(廢帝)時,因北京留守石敬瑭勾結契丹人耶律德光攻打洛陽,廢帝抱璧(傳國璽)登上玄武樓和薪自焚。從此和氏璧下落不明。

螢石1978年第一期《考古學報·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中的出土玉器裡就有螢石製品。夏湘蓉等人認為這種螢石顯然是就地取材的。螢石有各色透明晶體,珠寶界稱為軟水晶。

螢石化學成分為氟化鈣,常含釔、銫等稀土元素雜質。晶體呈立方體或八面體。有白、綠、黃、藍等色。硬度4,比重3.18。折光率1.433~1.435。成分中因含微量的鈾而發出綠色螢光。有強磷光者,據史書記載是「夜明珠」的一種。

相傳印度古代發現的「蛇眼石」即螢色夜明珠,夜晚距它半英尺遠,可以借它的光觀看印刷品。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載:古代的中國人最愛敘利亞產的夜明珠,別名為「孔雀暖石」。

據說慈禧太后皇冠上有九顆夜明珠,其中有四顆失落民間。前不久,洛陽有人發現了夜明珠,陝西扶風縣也有人發現了夜明珠,都未鑒定是何寶石。由此說明,古代確有夜明珠。《北京晚報》1983年6月3日第2版「我國發現夜明珠」一文中報道,廣東省有人在鎢礦山螢石選礦廠中也發現了強磷光的螢石,可謂現代的夜明珠。這一發現,不僅說明古代傳說和記載的夜明珠寶石的確存在,而且還有新的產地。

水晶伴隨玉器出土的水晶製品比較多見,在春秋戰國以來的古墓中常有出土。

水晶的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硅,是具有一定幾何形狀的石英晶體。硬度7,比重2.65。有無色透明、紫、粉紅、棕、黑等色。顏色同某些雜質有關;黃水晶含有超顯微狀態膠狀鐵的氫氧化物;煙水晶可能同鐳輻射有關;玫瑰色可能含氧化錳和非晶質硅的氫氧化物;含顯微狀態的赤鐵礦包裹體可顯粉紅色;紫水晶可能是含硼引起的;黑色的墨晶則可能含更多的雜質。

水晶除按顏色劃分紫晶、黃水晶(假黃寶石)、茶晶和墨品外,也按包裹體劃分為發晶(包裹有各種針狀礦物)和水膽水晶。其中粉紅色的塊體,稱芙蓉石。水晶古有水玉、水精、白附、干年冰、玻璃、紫難、赤石英、紫石英、青石英等許多名稱。水晶不僅品種多,古今產地也多。除中國許多省份出產外,古代也從大秦、波斯等國輸入。

據目前資料,當今世界上已發現的寶石和玉石礦物達二百三十種以上。除上述常見的寶石外,西周大墓中還出土有天河石。對眾多寶石和玉石感興趣的同志,可參閱奕秉璈的《寶石》(冶金工業出版社出版)和王福泉《寶石通論》(198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兩書。

河南獨山玉

獨山玉
獨山玉因產於河南省南陽市的獨山而得名,亦稱為獨玉。

據史料考究,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利用和雕琢獨山玉;悠久的歷史,良好的品質,使該玉石曾為中國三大名玉(綠松石、和田玉和獨山玉)之一。

獨山玉的開發在礦床研究、礦山開採、雕琢加工、市場銷售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久負盛名的南陽玉雕業吸引了大量的業內外人士,從而使獨山玉為更多的人所瞭解、欣賞和接受。

同其它玉石相比,因獨山玉礦床成因的複雜性,獨山玉的外觀表現更為複雜,使一些對玉石瞭解不深或初學者在獨山玉的鑒別及與相似品種的區分時頗感困惑,對其品質的把握更覺不易。

近年市場對不同品種的獨山玉的礦物成分進行較系統的分析測試,產生獨山玉的寶石學分類及詳細的鑒定參數。因此建立典型品種的系列標樣,並且對獨山玉的複雜性及其工藝品的評價有更全面的認識。
一、商業及工藝分類標準
同大多數玉石一樣,獨山玉寶石學分類一方面應遵循商業及工藝分類標準,承襲約定俗成的一些原則,這樣便於推廣、交流;另一方面應根據市場及最新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完善,力求客觀、準確、科學。

獨山玉以色彩豐富、濃淡不一、分佈不均為顯著特徵,同一塊玉石中常因不同的礦物組合而出現多種顏色並存的現象,與工藝分類標準相一致,寶石學分類亦應以顏色為劃分標誌,將獨山玉劃分為八個品種或亞種。
(1)白獨玉總體為白色,乳白色,常為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依據透明度和質地的不同又有透水白、油白、干白三種稱謂,其中以透水白為最佳,白獨玉約佔整個獨山玉的10%。
(2)紅獨玉
常表現為粉紅色或芙蓉色,深淺不一。一般為微透明至不透明,與白獨玉呈過渡關係。此類玉石的含量少於5%。
(3)綠獨玉包括綠色、灰綠色、藍綠色、黃綠色,常與白色獨玉相伴,顏色分佈不均,多呈不規則帶狀、絲狀或團塊狀分佈。透明度自半透明至不透明表現不一,其中半透明的藍綠色獨玉為獨山玉的最佳品種,在商業上亦有人稱之為「天藍玉」或「南陽翠玉」。近年礦山開採中,這種優質品種產量漸少,而大多為灰綠色的不透明的綠獨玉。

(4)黃獨玉
為不同深度的黃色或褐黃色,常呈半透明分佈,其中常常有白色或褐色團塊,並與之呈過渡色。

(5)褐獨玉
呈暗褐、灰褐色、黃褐色,深淺表現不均,此類玉石常呈半透明狀,常與灰青及綠獨玉呈過渡狀態。
(6)青獨玉青色、灰青色、藍青色,常表現為塊狀、帶狀,不透明,為獨山玉中常見品種。
(7)黑獨玉又稱「墨玉」。黑色、墨綠色,不透明,顆粒較粗大,常為塊狀,團塊狀或點狀,與白獨玉相伴,該品種為獨山玉中最差的品種。

(8)雜色獨玉
在同一塊標本或成品上常表現為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特別是在一些較大的獨山玉原料或雕件上常出現四至五種或更多顏色品種;如綠、白、褐、青、墨等多種顏色相互呈浸染狀或漸變過渡狀存於同一塊體上,甚至在不足1cm的戒面上亦會出現褐、綠、白三色並存。

這種複雜的顏色組合及分佈特徵對獨山玉的鑒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雜色獨玉是獨山玉中最常見的品種,佔整個儲量的50%以上。

上述分類中,除綠獨玉及雜色獨玉外,其它品種的主體顏色分佈面積應佔整個塊體的90%以上。對於綠獨玉,綠色部分浸染於白色獨玉之中,當綠色部分面積超過20~30%時,即可稱為綠獨玉。除此之外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顏色均稱之為雜色獨玉。

二、針對不同品種確定主要的寶石學性質

獨山玉的礦物組成在所有玉石中最為複雜,通常簡單稱為蝕變斜長巖或黝簾石化斜長巖,大多數品種的主要成分為斜長石和黝簾石,另還有綠簾石、陽起石、鉻雲母、輝石、絹雲母、榍石等二十餘種次要礦物和微量礦物,正是這些礦物含量及比例的變化導致其性質多變及鑒定的困難。

許多寶石學參考書或教材對獨山玉的主要鑒定參數籠統地概括為相對密度:2.73-3.18,折射率為1.56-1.70,顯然,這種較大範圍的區間值對不同品種的獨山玉的鑒別缺乏具體的指導意義。

獨山玉的顏色折射率及相對密度值取決於玉石中礦物的組成及含量,其中少數干白獨玉,黝簾石的含量較高,RI值及SG值分別高達1.70及3.15,青獨玉和綠獨玉中的不透明的綠白相間的品種亦表現較高的相對密度值。

其它品種的所有樣品測試中點測折射率值為1.58,相對密度在2.70-2.80之間,大多數為2.75-2.76。當然,目前還不能肯定上述結果包括所有品種的過渡類型,但這些常見的品種鑒定參數應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三、獨山玉的鑒別應重外觀、曉性質、知機理
獨山玉的鑒別是玉石鑒別的難點內容之一,因其成分的複雜性,品種的多樣性,外觀及部分性質同其它玉石的相似性,在鑒定時力求細緻、全面、準確。重視對獨山玉的外觀的細緻觀察,是區別該玉石的重要方面,許多有經驗的玉石商人或珠寶從業者僅憑對某種玉石外觀的直覺判定,就能確定玉石的類型。

對玉石外觀的觀察,通常依靠肉眼或10倍鏡,觀察內容主要包括:光澤、顏色、透明度、質地等四個主要方面,斷口及一些表面特徵亦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獨山玉成品常表現為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半透明至不透明,大多數為微透明,極少數優質品近透明;並且透明度與不同的顏色品種之間常有一定的匹配關係。

如灰綠及黃綠與白色相間的獨玉,常為不透明,褐獨玉及藍綠獨玉常為半透明。顏色觀察要注意四個方面,即顏色類型、濃度、分佈、組合。只要留心不同顏色的這幾方面情況,對獨山玉的鑒別基本上心中有數。

獨山玉質地主要體現在粒度的變化,大多數品種結構為細粒(變晶)結構或隱晶質結構,平均粒徑小於0.05mm,拋光良好的成品表面細膩、光滑,僅部分黑獨山玉粒度較粗,且不均勻。對部分容易引起混淆的品種要進行主要物理性質的測試工作。

如半透明藍綠色獨山玉與高品質的翡翠外觀相近,但通過RI值、SG值及光譜的測試很容易將二者區分。並且此種獨玉顏色因含鉻雲母所致,在查爾斯濾色鏡下變紅,另外,獨山玉綠色偏藍,常夾有暗色礦物的黑點,這些特徵與相似的翡翠亦明顯有別。

白獨玉易與外觀相似的石英質玉石和軟玉中的白玉相混淆,同樣地經過一些常規測試如RI值、S.G值、顯微結構觀察等不難區分它們。同時,當我們鑒定該種玉石時,應對產生上述諸方面不同性質的原因和機理有全面的瞭解,這樣才能客觀地把握獨山玉的性質,以達到準確鑒別的目的。
四、獨山玉工藝品的評價:料質是基礎,工藝是保證,設計是關鍵
同大部分玉石相似,獨山玉的品質評價仍以顏色、透明度、質地、塊度為依據,在商業上將原料分為特級及一級、二級、三級和等外品五個級別。高品質獨山玉要求質地緻密、細膩、無裂紋、無白筋及雜質,顏色單一、均勻、以類似翡翠的翠綠為最佳。透明度以半透明和近透明為上品,塊度愈大愈好。

用獨山玉加工的工藝品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優良品種的原料塊度較小,又因市場需要常加工成小掛件、手鐲、戒面。其它的加工成人物、山水、花卉、鳥獸、爐熏、器皿、盆景、仿古玉器等類型工藝品。每類又均有幾十種題材或產品,總計達百餘種產品類型。對這些工藝品的評價除要注意玉質的等級和雕刻工藝的優劣外,產品的設計思路及美學效果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獨山玉顏色豐富,顏色的組合方式及深淺富於變化,一方面給設計者提供了廣泛的想像空間,同時也為設計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料要有不同的設計思路,或靜或動,或古或今,或簡或繁,均要因材而定。一件好的作品應做到題材寓意與玉料品質的和諧,形態美與色彩美的統一,並且符合對比、對稱、均衡、統一等基本美學原則。從而達到「巧、俏、絕」的藝術水平,即設計思路巧妙,俏色運用合理,工藝精湛絕倫。

如獨山玉雕件「鐵扇公主」,作品中巧用雜色獨玉中的白、黑、綠、紅等顏色,白色部分用作人物的臉部,花綠部分用作衣身,一塊濃綠處巧妙設計成芭蕉扇,邊緣絳紅部分巧用作火焰,一大的紅點設計成孫悟空,整個畫面結構合理,造型活潑,線條流暢,在選料、設計、用色、做工上可謂一件難得的佳作。

又如雜色獨玉產品「獨玉鷹蛇」,黑色部分為雜石和枯木,花綠設計為青草和灌木,綠色雕成一隻威風凜凜的雄鷹,蛇身黑底泛白點,蜿蜒於雜石草叢中。作品設計獨特,造型自然,栩栩如生。顯然,一件優秀工藝品與精巧的設計息息相關。對這些工藝品評價,不僅要求評判者通曉玉石,熟知工藝,而且還應有相當的藝術修養及審美情趣,這也正是許多業內人士所追求和必備的素質。

中國的五大玉種

1、蘭田玉

產於陝西省蘭田縣。蘭田玉外觀為黃色、淺綠色,不透明,硬度為摩氏4度,屬蛇紋石化的透輝石類。

蘭田玉開採歷史悠久,見於漢書,張衡及班固等文賦記載,現仍有玉石礦生產;因產量不多,漢代以後,各地均採用和田玉為玉材。所以蘭田玉開採和應用漸漸失傳。

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稱,蘭田為蔥嶺(崑崙山)的別名,蘭田為儲運玉石之地等推論;地質部門曾對現尚開採的蘭田玉進行了考察。

據寶石協會副會長弈秉璈的研究,陝西咸陽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獸面紋玉輔首」即採用蘭田玉製作,可知漢唐人盛讚的藍田美玉的產地即在當時京城附近。

2、南陽玉

南陽玉的礦區地處獨山,又稱「獨山玉」、「獨玉」。南陽玉為斜長石類玉石,質地細膩,純淨,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澤,拋光性能好,透明或微透明,硬度為5.5至6.5度。

南陽玉為多色玉石。常見為兩種或三種以上色調組成多色玉,顏色鮮艷,分別稱為:水白玉、白玉、烏白玉、綠玉、綠白玉、天藍玉、翠玉、青玉、紫玉、亮棕玉、黃玉、黃蓉玉、墨玉及雜色玉等。

南陽玉開採歷史悠久,陝西神木石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玉斧,1952年發現的殷墟玉器,1976年婦好墓出土的玉器都發現了以南陽玉為玉材的例證。現陳列於北海團城的元代瀆山大玉甕,也是用南陽玉琢製的。

據文獻記載,南陽玉的開採在漢代已有相當規模。至今獨山上還有一千多個古代采玉的礦坑,可見南陽玉開採的歷史之久,規模之盛。南陽玉的儲量相當豐富,至今仍可形成規模生產。

3、酒泉玉

產於甘肅祁連山脈,因又有祁連玉之城,屬蛇紋石族玉石。半透明,以綠色為多,帶有均勻的黑色斑點。硬度為4.5度至5度。酒泉玉的開採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武威娘娘台遺址出土的齊家文化的精美玉璧,即以酒泉玉製成。

4、岫巖玉
因主要產地在遼寧岫巖而得名,又稱岫玉。屬蛇紋石,形成於鎂質碳酸巖的變質大理石中,這種地質環境的礦床很多,因而類似岫玉的產地很廣泛。鈾玉外觀呈青綠色或黃綠色,半透明,拋光後呈蠟狀光澤,硬度為3.5度至5度。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所用玉材,產於岫巖境內細玉溝,俗稱老玉,為透閃石軟玉。商代婦好墓出土玉器多數玉材與岫巖瓦溝礦產岫玉近似。瓦溝礦鈾玉開採歷史悠久,儲量豐富。為中國當前主要產玉礦區,產量佔全國60%左右。

5.和田玉
分佈於新疆莎車(塔什庫爾干)、和田(于闐)且末線綿延1500公里的崑崙山脈北坡,共有九個產地。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並含微量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等礦物質。

形成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多數為單色玉,少數有雜色。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脂狀光澤,硬度5.5度至6.5度。

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巖中;經長期風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崩落在山坡上,再經雨水沖刷流入河中。待秋季河水乾涸,在河床中採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中開採的稱山料。

現已發現的用和田玉製作的時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婦好墓。春秋戰國以後,和田玉逐漸成為主要玉材,均為採集籽料,至清代始開採山料。清代乾隆時期琢製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一萬零七百餘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經濟價值評定依據是顏色與質地純淨度。其主要品種有:

1)白玉:含閃透石95%以上,顏色潔白,質地純淨、細膩、光澤滋潤。為和田玉中優質品種。在漢代、宋代、清代幾個制玉繁榮期,都極為重視選材,優質白玉往往被精雕細刻為「重器」。

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質地純潔細膩含透閃石達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澤。同等重量玉材,其經濟價值幾倍於白玉。漢代、宋代和清乾隆時代極推崇羊脂白玉。

3)青白玉:質地與白玉無顯著區別,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綠色,為和田玉中三級玉材,經濟價值略次於白玉。

4)青玉:色淡青、青綠、灰白均稱青玉,顏色勻淨,質地細膩,含透閃石89%、陽起石6%。呈油脂狀光澤。儲量豐富,是歷代制玉採集或開採的主要品種。

5)黃玉:基質為白玉,因長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鐵滲濾在縫隙中形成黃色調。根據色度變化定名為:密蠟黃、粟色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等。色度濃重的密蠟黃、秋葵黃極罕見,其價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於黃玉為「皇」諧音,有極稀少,一度經濟價值超過羊脂白玉。

6)糖玉:氧化鐵滲入透閃石形成深淺不同的紅色皮殼,深紅色呈「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帶粉紅的稱「粉玉」。糖玉常和白玉或素玉構成雙色玉料,可製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殼籽料掏腔製成的鼻煙壺,稱「金裹銀」宜能增值。

7)墨玉:透閃石中夾石墨、磁鐵成分即成黑色。墨玉多為灰白或灰黑色玉中夾黑色斑紋,依形命名為「烏雲片、淡墨光、金貂須、美人鬢」等。黑色斑濃重密集的稱純漆黑,價值高於其他墨玉品種。墨玉呈蠟狀光澤,因顏色不均不宜雕琢紋飾,多用於製成鑲嵌金銀絲的器皿。

8)碧玉:產於准葛爾玉礦,又稱天山碧玉。呈灰綠、深綠、墨綠色,以顏色純正的墨綠色為上品。夾有黑斑、黑點或玉筋的質差一檔。碧玉含透閃石85%以上,質地細膩,半透明,呈油脂光澤,為中檔玉石。

熱門文章